[实用新型]高效RFID整流器及整流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6510.1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贺旭东;范麟;万天才;刘永光;徐骅;李明剑;张真荣;吴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2 | 分类号: | H02M7/12;H02M7/21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3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rfid 整流器 单元 | ||
1.高效RFID整流器,包括n级整流器单元,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整流器单元(1)输出端接第二级整流器单元(2)的输入端,第二级整流器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级整流器单元(3)的输入端;依次类推,第n-1级整流器单元(N-1)输出端接第n级整流器单元(N)的输入端;每级整流器单元的射频输入端均相连接;并且,每级整流器单元均包括第一、第二自举电路、第四、第五整流场效应管、隔直电容(C5)和储能电容(C2);第一、第二自举电路分别为第四、第五整流场效应管的栅极提供直流偏置;第四整流场效应管(M4)的衬底和第五整流场效应管(M5)的源极接整流器单元输出端(VDC/),并通过储能电容(C2)接地;第五整流场效应管(M5)的衬底和第四整流场效应管(M4)的源极接整流器单元输入端(Vi/);第四、第五整流场效应管的漏极均通过隔直电容(C5)接整流器单元射频输入端(VR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RFID整流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自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一、六、第六隔直电容(C6)和第三自举电容(C3);场效应管一(M1)的栅极和场效应管六(M6)的漏极均接整流器单元输入端(Vi/),场效应管六(M6)的栅极和场效应管一(M1)的源极同时连接第四整流场效应管(M4)的栅极,并通过第三自举电容(C3)接整流器单元输入端(Vi/),场效应管一(M1)的漏极和场效应管六(M6)的源极均通过第六隔直电容(C6)接整流器单元射频输入端(VRF/);
第二自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二、三、第一隔直电容(C1)和第四自举电容(C4);场效应管二(M2)的栅极和场效应管三(M3)的源极均接整流器单元输出端(VDC/),场效应管三(M3)的栅极和场效应管二(M2)的漏极同时连接第五整流场效应管(M5)的栅极,并通过第四自举电容(C5)接整流器单元输出端(VDC/),场效应管二(M2)的源极和场效应管三(M3)的漏极均通过第一隔直电容(C1)接整流器单元射频输入端(VR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RFID整流器,其特征在于:n级整流器单元,n取六。
4.高效RFID整流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整流器单元包括第一、第二自举电路、第四、第五整流场效应管、隔直电容(C5)和储能电容(C2);第一、第二自举电路分别为第四、第五整流场效应管的栅极提供直流偏置;第四整流场效应管(M4)的衬底和第五整流场效应管(M5)的源极接整流器单元输出端(VDC/),并通过储能电容(C2)接地;第五整流场效应管(M5)的衬底和第四整流场效应管(M4)的源极接整流器单元输入端(Vi/);第四、第五整流场效应管的漏极均通过隔直电容(C5)接整流器单元射频输入端(VR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RFID整流器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自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一、六、第六隔直电容(C6)和第三自举电容(C3);场效应管一(M1)的栅极和场效应管六(M6)的漏极均接整流器单元输入端(Vi/),场效应管六(M6)的栅极和场效应管一(M1)的源极同时连接第四整流场效应管(M4)的栅极,并通过第三自举电容(C3)接整流器单元输入端(Vi/),场效应管一(M1)的漏极和场效应管六(M6)的源极均通过第六隔直电容(C6)接整流器单元射频输入端(VRF/);
第二自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二、三、第一隔直电容(C1)和第四自举电容(C4);场效应管二(M2)的栅极和场效应管三(M3)的源极均接整流器单元输出端(VDC/),场效应管三(M3)的栅极和场效应管二(M2)的漏极同时连接第五整流场效应管(M5)的栅极,并通过第四自举电容(C5)接整流器单元输出端(VDC/),场效应管二(M2)的源极和场效应管三(M3)的漏极均通过第一隔直电容(C1)接整流器单元射频输入端(VR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65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Y—△起动箱
- 下一篇:隔离式A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