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7811.6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侯炜;刘阳;黄群贤;柴振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66 | 分类号: | E04B2/6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板 混凝土 组合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强度高,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高层及超高层最为重要的抗侧力结构构件,开发抗震性能良好的剪力墙体系十分重要。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结构组合形式,在我国也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结构体系。
现有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主要包括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外包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两大类。这两大类剪力墙包含下面三种构造形式: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单侧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以及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上述两类组合剪力墙较普通剪力墙在抗震性能上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是值得推广的结构体系,但也存在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内嵌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存在在大变形的情况下,混凝土板可能会发生开裂剥落,对钢板的约束作用大大减弱,使剪力墙在大震作用下的延性耗能能力大幅降低等缺点。外包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存在以下缺点:(1)大变形后钢板向外屈鼓、对内部混凝土约束降低,从而导致后期承载力下降过快;(2)外包钢板裸露在外,存在防火差和耐久性低等缺点。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防火和耐久性好的新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主体和连接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主体长度方向两端的型钢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主体内嵌有两块竖直放置并沿剪力墙主体长度方向平行相离延伸的钢板;以所述两块钢板相对的一侧为内,相向的一侧为外,所述两块钢板的内外两侧分别焊接有栓钉或连接键,所述两块钢板的两端部分别与上述型钢混凝土柱内的型钢连接在一起。
上述两块钢板的内侧之间设有拉结钢筋或拉结缀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形成带端柱内嵌双钢板组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两层钢板嵌于钢筋混凝土内受到钢筋混凝土的约束,抑制双向屈曲,同时两钢板对二者之间的钢筋混凝土进行约束,提高了核心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而钢板外侧混凝土对钢板起到保护作用,兼顾防火和抗腐蚀作用。钢板上焊接栓钉,增强混凝土和钢板间的耦合作用,传递剪力并协调钢板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挤压屈曲变形,防止钢板与钢筋混凝土之间出现双向分离的问题。型钢混凝土柱的存在,可以承担更多的轴力,有效减小剪力墙轴压比,在强震作用后期,剪力墙性能下降后,型钢混凝土柱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可以有效避免墙体倒塌。通过连接措施,型钢混凝土柱和剪力墙形成整体来共同承担剪力和弯矩,组合剪力墙可以获得更好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承载力高,延性和耗能能力好,且具有防火性、耐久性好等优点,性价比高,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主体1和连接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主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型钢混凝土暗柱21,还包括竖直放置并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主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相离延伸的钢板31、32,以钢板31、32相对的一侧为内,相向的一侧为外,钢板31和32嵌设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主体1内,即,钢板31、3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5,钢板31、32的外侧均包覆有混凝土6,混凝土6内分布有钢筋网61。钢板31、32的内外两侧分别焊接有栓钉4,钢板31、32的两端部分别与型钢混凝土暗柱21内的型钢211焊接在一起。
为了加强钢板31、32的连接强度,可在钢板31、32的内侧之间设有拉结钢筋或拉结缀板。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用型钢混凝土端柱22替代型钢混凝土暗柱21,钢板31、32的两端部分别与型钢混凝土端柱22内的型钢221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7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式流体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温度计和测量温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