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封闭穴盘分层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8095.3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杰;王霞霞;陈同;余伟芬;李少华;田玉凤;张发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分层 育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株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封闭穴盘分层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温室工厂化育苗并不能完全达到嫁接需要的育苗效果,环境可控的封闭式小型育苗装置成为标准化幼苗培育的趋势。国内外针对育苗装置的研究比较多,但是能达到所有环境条件完全可控的装置不多。现阶段育苗箱内培育幼苗完全是手工式放置和端取。实现多个环境条件的设置,同时实现穴盘自动放置和端取,关键在于育苗箱内部结构。
申请号为201210137694.4的专利“育苗钵滴灌装置”,通过带有漏水孔的育苗钵和搁置在育苗钵边缘上的输水槽及输水槽上的滴管和滴带,实现同时为两行育苗钵灌水。但此结构是针对育苗钵,对于穴盘育苗可能不适用。
申请号为201120548807.0的专利“园林分层育苗装置”,装置包含至少两层水平支架,支架上面放有带有滴灌孔的滴灌管,水平支架上带有横杆用于放置育苗盒的托板。此结构滴灌孔采用整层喷洒的滴灌方式,不能保证每个部分接受的水分完全相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育苗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封闭穴盘分层育苗装置,可以实现对幼苗的节约灌溉和均匀补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封闭穴盘分层育苗装置,包括箱体、穴盘滴灌装置、补光装置、穴盘托架、LED灯;所述的箱体上部有控制器,内部侧壁上安装有LED灯,穴盘托架分层安装在箱体内部,穴盘托架上放置穴盘,穴盘上部安装有穴盘滴灌装置和补光装置;
所述穴盘滴灌装置包括支撑板、滴管、供水管、输水管、蓄水池、水泵;所述支撑板上有V型沟槽,沟槽内均匀布置有小孔,供水管安放在V型沟槽中,滴管穿过支撑板V型槽内的小孔与供水管相连接;所述蓄水池通过输水管与水泵相连,水泵通过输水管与供水管相连接。
所述补光灯搁置在支撑板下底面,V型槽之间的空隙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育苗、滴灌与光照相结合的育苗装置,多层育苗的方式提高了育苗的效率,节约成本;滴灌与光照相结合方法,不仅能保证滴灌过程浇水均匀充足,节约水资源,还能对育苗箱的幼苗进行均匀补光,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滴灌和补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蓄水池、2-穴盘托架、3-供水管、4-补光灯、5-穴盘、6-LED灯、7-控制器、8-滴管、9-支撑板、10-输水管、11-水泵、12-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一种全封闭穴盘分层育苗装置,包括箱体12、穴盘滴灌装置、补光装置、穴盘托架2、LED灯6;所述的箱体上部有控制器7,内部侧壁上安装有LED灯6,穴盘托架2分层安装在箱体12内部,穴盘托架2上放置穴盘5,穴盘5上部安装有穴盘滴灌装置和补光装置;
所述穴盘滴灌装置包括支撑板9、滴管8、供水管3、输水管10、蓄水池1、水泵11;所述支撑板9上有V型沟槽,沟槽内均匀布置有小孔,供水管3安放在V型沟槽中,滴管8穿过支撑板9V型槽内的小孔与供水管3相连接;所述补光灯4搁置在支撑板9下底面,V型槽之间的空隙位置;所述蓄水池1通过输水管10与水泵11相连,水泵11通过输水管10与供水管3相连接。
将播种完成的穴盘5放置的穴盘托架3上,需要滴灌时蓄水池1内的水通过水泵11,经输水管10运送到供水管3,供水管3里水通过滴管8对穴盘的幼苗进行滴水灌溉,滴灌时间根据穴盘5苗的需水量确定。出芽后的幼苗需要补光灯4的均匀补光处理,从上方对幼苗进行补光避免幼苗生长过程中发生茎秆弯曲,补光时间根据幼苗需要时间确定。为了方便定期清理箱体内部,观察蓄水装置内部是否有足够的水对幼苗进行供应,确定幼苗生长状况,在不需要植物补光灯的情况下可以开启LED灯5进行普通照明,若需要植物补光时开启补光灯4。本育苗箱能保证滴灌过程浇水均匀充足,节约水资源,还能对育苗箱的幼苗进行均匀补光,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和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8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改进电磁波均匀性的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