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远程可视触摸屏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798.8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牧阳;祁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5D1/10;H04N7/18;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严彦;张凯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远程 可视 触摸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远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人机远程可视触摸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遥控飞行在航拍、巡逻、侦查、农林、救灾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传统的无线电遥控无人机通过专用的无线电设备进行遥控,有效控制距离非常有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无线电遥控无人机有效距离一般小于1公里,较大型的无人机装载功率更大的无线电设备,有效控制距离可以达到10-15公里,甚至更远,但其制造及配置成本很高,信号易受干扰。在无线电遥控无人飞机上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可以方便操作者直观监控无人飞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但传统无线电技术实现有困难,需借助无线网络。
使用通信卫星系统作为信号转发装置来实现超远距离的遥控飞行,租用成本高昂,设备制造成本高,重量大,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民用、商用受限。
目前,除了军用无人机外,大多数无人飞机采用手柄操控,在可视范围内使用,大大影响了其使用效果。现有的鼠标操控或手柄操控方式与视频分离,结构相对复杂,智能化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采用3G/4G网络,代替传统的无线电遥控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远程可视触摸屏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端装置100和遥控端装置200,
所述无人机端装置100包括安装在无人机上的影像获取单元103、卫星导航单元104、飞行控制单元105、3G/4G通信终端102及中央处理器101,中央处理器101和影像获取单元103、卫星导航单元104、飞行控制单元105、3G/4G通信终端102分别连接;
所述遥控端装置200包括中央处理器201、3G/4G通迅单元202、显示输入单元203、数据存储单元204,中央处理器201和3G/4G通迅单元202、显示输入单元203、数据存储单元204分别连接,显示输入单元203为触摸屏。
而且,无人机端装置100中,影像获取单元103获取的图像数据、卫星导航单元104获取的无人机飞行位置信息和飞行控制单元105的无人机操控状态信息分别输入中央处理器101,中央处理器101转化所得相应数字信号通过3G/4G通信终端102发送到遥控装置;3G/4G通信终端102接收的数字命令信号输入中央处理器101,中央处理器101转化所得相应控制信号发送到影像获取单元103、卫星导航单元104或飞行控制单元105;
遥控装置中,3G/4G通迅单元202接收的无人机飞行位置信息、无人机操控状态信息和图像数据输入中央处理器201,中央处理器201解码所得相应信息在显示输入单元203显示,同时输入数据存储单元204;显示输入单元203接受的指令输入中央处理器201,中央处理器201转换所得数字命令信号通过3G/4G通迅单元202发送到无人机端装置10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系统采用3G/4G网络传输数据,弥补了传统无线电控制无人机距离短的不足,可实现超远距离遥控;在无人机上加装视频设备及信号传输系统,控制端采用可视触摸屏代替鼠标或者手柄控制,实现视频监控和操控一体化,简化设备,智能化水平更高;采用在无人机上加装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支持飞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无人机端装置100和遥控端装置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