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861.8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3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辉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辐射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膜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地暖地板行业本身作为新兴产业,在消费群体中逐渐被接受,家装地暖系统正在逐步延伸扩张,这种逐步兴起的全新家装方式,给传统地板铺装系统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一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而存在着。随着地暖在家装中的逐步兴起,地热产品也在兴起,如实木炭化地板、远红外自发热地板等。对于消费群体来说,因为目前新兴地热产品均以电热为主,地热产品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发热功能,最主要的,在于其安全性能,本产品的安全使用经过多年实践,容易被消费大众所接受。电热膜的发展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透明聚酯薄膜,由可传导性碳纤维为主成分的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不同于传统的电热丝发热,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面辐射的形式均匀送入空间,使人感受到阳光般温暖。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着很多缺陷,例如:①无法完全保障均匀的印刷程度,碳发热区易产生火花;②传统电热设备施工繁琐、施工费用较多,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等物质;③会产生过热现象,不利于进行局部施工。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省施工成本、可局部供暖、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抗菌防潮及隔音效果较佳、不会产生过热现象、可进行局部施工的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包括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由PET薄膜与铜箔载流条组成,位于此PET薄膜上表面的两侧边沿处分别设置一条铜箔载流条,位于每个铜箔载流条下表面增设一条银浆载流条,所述银浆载流条宽度比铜箔载流条的宽度大0.5-2cm;位于PET薄膜两侧的铜箔载流条之间的区域设置碳素发热区。
相应地,所述该银浆载流条两侧露于铜箔载流条外侧,所述电热膜本体外表面铺设一层可移除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的有益效果为:
⑴比电热管线节省30%以上,比传统电热设备节省60%以上,超薄型的特点使施工简单、节省施工费用、无需锅炉房、不会冻裂、可局部供暖;
⑵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等物质,产生的远红外线辐射热量使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无煤烟及噪音,有助于睡眠、抗菌、防潮、隔音效果;
⑶可持续保持适宜的温度,不会产生过热现象;
⑷可进行各楼层控制和中央集中控制,无需拆卸地板、破坏地面,可进行局部施工,当日施工即可使用;
⑸电热膜的银浆载流条的作用在于,使铜箔和碳发热体直接接触而引起的电火花的最小化,提高导电性,有较高的粘着力, 耐热性、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的外部示意图。
图中:
1、PET薄膜;2、碳素发热区;3、铜箔载流条;4、银浆载流条;5、可移除薄膜层;6、电热膜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纳米碳晶地热地板,包括电热膜本体6,所述电热膜本体6由PET薄膜1与铜箔载流条3组成,位于此PET薄膜1上表面的两侧边沿处分别设置一条铜箔载流条3,位于每个铜箔载流条3下表面增设一条银浆载流条4并且该银浆载流条4两侧露于铜箔载流条3外侧,所述银浆载流条4宽度比铜箔载流条3的宽度大0.5-2cm;位于PET薄膜1两侧的铜箔载流条3之间的区域设置碳素发热区2,同时,所述电热膜本体6外表面铺设一层可移除薄膜层5。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辉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辉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