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回阀的阀座与阀体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278.9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杰;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K15/00;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阀体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止回阀的阀座与阀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止回阀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发生逆流事故。止回阀的阀座固定在阀体上,用于支撑阀瓣,并与之构成密封副。止回阀的阀瓣在流动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开启,流动介质从阀体形成的阀体通道的进口端流入阀体内从出口端流出。当进口端压力低于出口端时,阀瓣在流动介质压差、本身重力等因素作用下自动关闭以防止介质倒流。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止回阀,其阀座与阀体的连接方式是将阀座直接焊接于阀体内壁上。焊接形式的阀座在焊后研磨比较困难,阀体与阀座间的密封面不易实现密封,且不易将阀座从阀体上拆卸下来。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止回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1、环形的阀座12及阀瓣13,阀体11内有阀体通道15,介质从阀体通道15的进口端151流入从出口端152流出,进口端151的阀体11内壁与环形阀座12的外壁固定连接,绕环形阀座12外壁设有密封件14,用于实现阀体11与环形阀座12间的密封,在阀座12靠近出口端152设有阀瓣13。阀座12是通过阀座12外壁的螺纹座圈与阀体11进行螺纹连接的。由于螺纹座圈结构需要进行螺纹防松处理而且大口径的螺纹在制造上比较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件CN201818849U公开一种具有简易阀座安装结构并提高密封性的对夹式消音止回阀,包括圆筒形阀体1、固定安装于阀体进水端口10 的环形阀座2、在所述阀体进水端口10 的内壁上设有阀体环形凹槽12,在阀座2 侧壁上对应阀体环形凹槽12 位置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内装钢球的盲孔23,并在盲孔23 上方设置环(形)限位凸台22,在阀座2 底面设有与盲孔23相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装入锥端紧定螺钉9,钢球8 通过锥端紧定螺钉9 的顶压卡装入阀体环形凹槽12 内。紧定螺钉9 采用了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即通过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将钢球顶入阀体环形凹槽12 内并紧靠在槽底面,从而限制阀座2 窜动。由于只是用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将钢球顶入阀体环形凹槽12,固定不是很牢靠。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阀体与阀座间不易密封或阀座制造困难,进而通过合理设计阀座与阀体间的连接结构,提供一种易于将阀座固定在阀体上且二者间密封效果好、连接稳固的止回阀的阀座与阀体的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回阀的阀座与阀体的连接结构,包括阀体,以及位于所述阀体内壁并与所述阀体密封连接的阀座,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阀座固定于所述阀体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相对所述阀体轴向限位设置的限位件,以及用于将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的紧固件。
所述阀体内壁成型一圈凹槽,所述限位件设置为若干个,若干所述限位件嵌入所述凹槽内实现与所述阀体的轴向限位连接。
上述止回阀的阀座与阀体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抵压件,所述抵压件贴设于所述阀体的内壁且与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抵压件与所述限位件的接触面为相互匹配的阶梯面,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抵压件及所述限位件插入所述阀座内。
所述抵压件内设有限位槽,所述紧固件为内六角螺钉,所述内六角螺钉的头部设于限位槽内,并压靠于所述限位槽的一侧槽壁上,所述限位槽的另一侧槽壁用于限制所述内六角螺钉松动后移出所述限位槽。
所述阀体内形成供介质流动的阀体通道,所述抵压件朝向所述阀体通道的表面为弧面。
上述止回阀的阀座与阀体的连接结构还包括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位于所述内六角螺钉的头部与所述限位件间,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抵压件、所述防松垫圈、及所述限位件插入所述阀座内。
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还设置有辅密封槽,所述辅密封槽与所述限位件接触设置,所述辅密封槽内设有填料压环及与所述填料压环连接的石墨环,所述填料压环与所述限位件接触设置。
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之间设置两个用于放置密封件的密封凹槽,所述密封件为O形圈。
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阀体内壁设置4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脸部冲洗的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煤制甲醇的杂醇油脱硫除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