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车臂架机构及混凝土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1240.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彭湃;何远宏;范东建;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车臂架 机构 混凝土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车臂架机构及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泵车臂架质量较大,伸展和收缩靠油缸做功来实现。如图1所示,泵车臂架机构的运动主要靠液压油缸103来提供作用力,液压油缸103推动连杆102、三角臂101和臂架(臂架包括铰接的第一臂架104和第二臂架105)组成的四杆机构,使之运动,从而带动臂架转动,达到伸展和收缩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液压油缸103做功推动臂架展开,液压油缸103行程相对较小,做的功一定,平均作用力就会较大,最大作用力也较大,而最大作用力决定了液压油缸的型号及油缸直径,因此必须选择大型号的油缸。而液压油缸大,则成本就高,质量和体积也就大,会相应增加连杆102、三角臂101和臂架的部分尺寸,进一步增加泵车的重量,加大载荷,降低燃油经济性。
此外,如图3所示,现有泵车臂架机构的连杆102内置,在臂架的端部必须开槽,加装U型加强板,为安装三角臂101和连杆102留出大量空间,使臂架结构复杂,端部变宽,增加了臂架重量,加大了泵车的载荷。
因此,如何减小液压油缸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作用力,从而减小液压油缸的型号、体积和重量,节约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车臂架机构,以减小液压油缸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作用力,从而减小液压油缸的型号、体积和重量,节约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泵车臂架机构的混凝土泵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车臂架机构,包括:
第一臂架;
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第一臂架铰接的第二臂架;
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第一臂架上;
三角臂,所述三角臂的第一铰接端与所述第二臂架铰接,第二铰接端与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铰接;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三角臂的第三铰接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臂架铰接。
优选地,在上述泵车臂架机构中,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三角臂的外壁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臂架的外壁上。
优选地,在上述泵车臂架机构中,所述三角臂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夹持于所述第二臂架,并通过销轴穿过所述第一壁板、第二臂架和第二壁板实现三角臂与所述第二臂架的铰接。
优选地,在上述泵车臂架机构中,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之间,并通过销轴穿过所述第一壁板、连接块和第二壁板实现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三角臂的铰接。
优选地,在上述泵车臂架机构中,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第一臂架的铰接座上。
优选地,在上述泵车臂架机构中,所述第二铰接端与所述第三铰接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铰接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铰接端与所述第三铰接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铰接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端之间的距离。
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泵车臂架机构,所述泵车臂架机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泵车臂架机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车臂架机构,通过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连杆、三角臂、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组成的四杆机构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相对转动,达到伸展和收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调换了三角臂和连杆的位置,即将三角臂与第二臂架铰接,并将连杆与第一臂架铰接,并且液压油缸铰接于第一臂架上,即三角臂和液压油缸安装到了不同的臂架上。随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长度逐渐增加,会使得铰接轴距液压油缸的垂直距离增大。由于三角臂和液压油缸安装到了不同的臂架上,与现有技术的三角臂和液压油缸安装到了相同的臂架上相比,铰接轴距液压油缸的垂直距离较大,在做功相等的前提下,液压油缸的平均作用力就会减小,从而减小了液压油缸的型号、体积和重量,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另一技术方案中,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三角臂的外壁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臂架的外壁上,即采用连杆外置的方式,解决了臂架端部因放置连杆、三角臂而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使臂架端部截面宽度增大,臂架重量增加的问题,有效减小了臂架端部截面宽度,降低了臂架重量,且使臂架结构更为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1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药收割机
- 下一篇:玉米宽幅膜或高密度铺膜精量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