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711408.0 申请日: 2013-11-12
公开(公告)号: CN203536553U 公开(公告)日: 2014-04-09
发明(设计)人: 田晖;张海红;赵元科;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Q1/12 分类号: H01Q1/12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玉滨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地质 雷达 天线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常常采用无损检测的方式,目前国内流行的隧道施工质量无损检测仪器为美国的SIR3000型地质雷达,检测配备的天线为400MHz地面耦合天线。现场检测过程中,需要人工托持天线将天线底面贴于隧道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表面并连续移动天线。配备的天线为400MHz地面耦合天线上设置了一个连接柄,并未设置人工托持的装置,现场检测过程中常常导致工人抓握、移动天线不便,天线底面与隧道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表面贴不密实,采集的数据质量不高且工人劳动强度大检测作业进度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保证工人托持、移动天线简单省力,天线底面与隧道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表面密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包括相对放置并且上部均设有抓握孔的前托持板和后托持板,以及相对放置连接所述前托持板和所述后托持板的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在所述前托持板和所述后托持板上部均设有定位孔,所述前托持板、所述后托持板、所述左定位板和所述右定位板连接在一起形成上下贯通的箱型结构;

还包括与所述定位孔活动配合的定位杆。

进一步地,在地质雷达天线上设置有天线连接柄,在所述天线连接柄上设置有连接孔,当所述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安装在地质雷达天线上时,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个数、尺寸以及分布形状与所述连接孔的相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做定位板与所述右定位板之间安装有连接板,当所述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安装在地质雷达天线上时,所述连接板搭在所述地质雷达天线顶面上,所述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底面高于所述地质雷达天线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左定位板和所述右定位板靠近所述前托持板一侧,在所述左定位板和所述右定位板靠近所述后托持板一侧设置有方形缺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定位板和所述右定位板上所述方形缺口底部连接,当所述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安装在地质雷达天线上时,所述连接板搭在所述地质雷达天线顶面上,所述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底面高于所述地质雷达天线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左定位板与所述右定位板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保证工人托持、移动天线简单省力,天线底面与隧道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表面密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与地质雷达天线配合的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地质雷达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包括相对放置并且上部均设有抓握孔7的前托持板1和后托持板2,以及相对放置连接前托持板1和后托持板2的左定位板3和右定位板4,在前托持板1和后托持板2上部均设有定位孔8,前托持板1、后托持板2、左定位板3和右定位板4连接在一起形成上下贯通的箱型结构。

还包括与定位孔8活动配合的定位杆5,定位杆5的长度大于等于左定位板3与右定位板4之间的距离,定位杆5可以只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

在地质雷达天线9上设置有天线连接柄10,在天线连接柄10上设置有连接孔,当地质雷达天线托持装置安装在地质雷达天线9上时,定位孔8的位置与连接孔的位置对应,定位杆5插入定位孔8和连接孔中对地质雷达天线9位置进行一个限定。

定位孔8的个数、尺寸以及分布形状与连接孔的相同。

定位孔8位于左定位板3和右定位板4靠近前托持板1一侧,在左定位板3和右定位板4靠近后托持板2一侧设置有方形缺口,以方便数据线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1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