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遮阳防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2616.2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4 | 分类号: | B60J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防眩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有效遮光的遮阳防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遮光板多为不透光、不透视的一整块板状结构,虽然挡住了来自前挡车窗上方的阳光,也遮挡住了驾驶者的视野。为增添驾车的安全性及舒适度,便出现了既能遮挡阳光,让光线不再刺眼,又不影响驾驶者驾车前方视野的汽车遮光板。例如,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201010207471.1号公开一种汽车防炫光夜视装置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遮阳板,包括一汽车内与转轴连接的遮阳板板体,还包括液晶挡光板,液晶挡光板设置在遮阳板板体上,液晶挡光板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用于监测光强,把光强信号传送给微型处理器系统,微型处理器系统判断出光强突然增加时,控制液晶挡光板两端的电信号,降低液晶挡光板透光性能,实现防炫光功能。
虽然,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201010207471.1号的汽车防炫光夜视装置能在遮阳板板体的范围内防止夜间车辆照明灯光或太阳发光对驾驶员眼睛的刺激,保证了行车安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晰度高等优点。但是,若外部强光入射超出了遮阳板板体的范围,则无法有效遮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遮光的遮阳防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防眩装置,其设于汽车玻璃内,所述汽车玻璃划分若干控制区域;且所述遮阳防眩装置包括:
若干光传感器,其分别设于控制区域内并感测所在区域的光强;
若干液晶单元,其夹设于汽车玻璃内并与光传感器的控制区域一一对应;
电控调光单元,其连接光传感器与液晶单元,电控调光单元根据相应光传感器感测的光强调节相应液晶单元的透光率。
特别地,所述汽车玻璃为汽车前窗玻璃。
特别地,所述汽车玻璃为汽车侧窗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遮阳防眩装置根据外界光强调整遮光区域,可对所有控制区域遮光,从而达到有效遮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遮阳防眩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遮阳防眩装置中控制区域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遮阳防眩装置中控制区域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阳防眩装置中控制区域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防眩装置,其设于汽车玻璃内,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玻璃为汽车前窗玻璃或汽车侧窗玻璃。所述汽车玻璃划分若干控制区域100,控制区域100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而设定。所述遮阳防眩装置包括:
若干光传感器20,其分别设于控制区域100内并感测所在区域的光强;
若干液晶单元30,其夹设于汽车玻璃内并与光传感器100的控制区域一一对应;
电控调光单元40,其连接光传感器20与液晶单元30,且电控调光单元40根据相应光传感器20感测的光强调节相应液晶单元30的透光率。
利用电控调光单元40改变液晶单元30的电压大小以改变液晶单元30的透光率,如图2所示,当外界光强未超出预设范围时,电控调光单元40未对液晶单元30加压,此时,液晶单元30呈全透状态;如图3-4所示,当外界光强超出预设范围时,如遇夜间车辆照明灯光照射的强光或白天太阳照射的强光,电控调光单元40根据光传感器20感测的光强调节液晶单元30上所加的电压,光传感器20感测的光强越大,则电控调光单元40对液晶单元30所加的电压越大时,液晶单元30的透光率越低。
根据光传感器20的光强作出调整的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此外,还可增加手动控制模式,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切换自动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手动控制模式下,电控调光单元40不再根据光传感器20感测的光强调节液晶单元30的透光率,而是根据手动选择的控制区域100调节相应液晶单元30的透光率。
本实用新型遮阳防眩装置根据外界光强调整遮光区域,可对所有控制区域100遮光,从而达到有效遮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2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绳起重葫芦
- 下一篇:一种塑胶模具简易推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