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3787.7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范敏;于浩;尚会川;尹艳萍;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马新民 |
地址: | 61050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测量仪 校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电参数测量仪所测量的交流电参数(包括交流电流、交流电压、频率、相位、功率、电能等)进行自动化校准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电参数测量仪是一种在科研、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电学计量设备,随着电子元器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测量交流电参数的量程不断扩大,精度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其测量的准确度,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校准。
关于电参数测量仪的校准,所公开的现有技术包括用标准功率源或标准表进行校准,但标准功率源只能输出电流≤80A、频率≤69Hz的标准电参数信号,而标准表有的只能校准45Hz~65Hz的交流信号,有的虽然能校准400Hz的交流信号,但受制于功率电源在400Hz时不能输出20A以上的电流信号,而难以满足目前电参数测量仪的校准需求。而且难以完成电参数测量仪的自动化校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以解决大量程电参数测量仪的自动化校准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由程控功率电源、多功能标准表、通信模块和计算机组成;程控功率电源通过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并分别与多功能标准表、被校电参数测量仪连接,在接收到计算机发出的工作指令后,分别向多功能标准表、被校准电参数测量仪发送被校准的电参数信号;多功能标准表通过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对接收到的被校准电参数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并将测量结果通过通信模块传送给计算机;被校电参数测量仪通过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对接收到的被校准电参数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并将测量结果通过通信模块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来自多功能标准表的测量结果和来自被校电参数测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被校电参数测量仪的示值误差,然后将被校准的电参数和校准结果自动存储到其数据库,并生成原始记录和校准证书。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其程控功率电源为单相程控功率电源或三相程控功率电源,其多功能标准表为单相多功能表或三相多功能表。
单相多功能表测量的电参数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相位和功率因数,各电参数的量程为:频率50Hz或400Hz、电压0.2V~1000V、电流10mA~100A、相位功率因数-1.0~+1.0。
三相多功能表测量的电参数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相位和功率因数;当频率的量程为50Hz时,电压的量程为7.5V~750V、电流的量程为10mA~100A、相位的量程为功率因数的量程为-1.0~+1.0;当频率的量程为400Hz时,电压的量程为7.5V~750V、电流的量程为20mA~100A、相位的量程为功率因数的量程为-1.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校准,避免了手工校准存在的误差大,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拓展了测量范围,就单相交流电参数而言,频率的量程可达400Hz、电压的量程可达1000V、电流的量程可达100A,就三相交流电参数而言,频率的量程可达400Hz、电压的量程可达750V、电流的量程可达100A。
3、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实现了50Hz和400Hz电参量(数)的高精度测量,单相校准系统工频(50Hz)误差<0.01%,400Hz误差<0.02%,三相校准系统工频(50Hz)误差<0.02%,,400Hz误差<0.0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程控功率电源、2—多功能标准表、3—通信模块、4—计算机、5—电参数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参数测量仪校准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3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保护电路及集成电路
- 下一篇:电池片背面抛光用水膜厚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