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拖式混凝土泵行走支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4917.9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灿;许中海;黄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0 | 分类号: | B60S9/1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泵 行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建筑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拖式混凝土泵行走支腿结构。
背景技术
拖式混凝土泵简称拖泵,在拖式混凝土泵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预先固定好拖泵,从拖泵出口处开始布管,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逐层布管,此种拖泵的使用方式叫做专泵专用;一台泵送设备可同时为多个工地施工,混凝土输送管先布置好,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与已布置好的管道进口连接,这种方式叫一泵多用。无论是专泵专用还是,一泵多用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限的高度调整范围使得拖泵转运及与混凝土管连接变得非常困难,人们更青睐使用车载泵或泵车,因其布管方便。须解决问题:拖泵泵送出口能够方位调节,方便与固定砼管进行连接。最好能设计一种拖泵能实现四只固定支腿变为四组活动支腿。组合起来可是拖泵完成以下动作:
1)左右移动
2)上下移动
3)前后移动
另外,拖式混凝土泵的运输一般需要牵引车辆,一般的牵引车辆行进需要良好的路况条件。但是如果有一种拖泵可自行爬坡,在没有牵引,车辆无法通行的路面,其依然可以自如的前进,那么这种拖泵的使用范围会更广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单、便于实施、能有效解决拖式混凝土泵S管出口与输送管不方便对接问题的新型的拖式混凝土泵行走支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拖式混凝土泵行走支腿结构,包括脚掌、下支腿、上支腿、支座、下支腿油缸、上支腿油缸,其特征在于:下支腿的底部安装脚掌,下支腿油缸的尾端和上支腿油缸的尾端通过同一插销固定在支座上,且上下支腿油缸能绕插销转动,下支腿油缸的头端固定在下支腿上,上支腿油缸的头端和上支腿通过另一插销固定在下支腿上且能绕插销转动;上支腿的另一端通过又一插销固定在支座上且能绕插销转动。
所述的下支腿油缸、上支腿油缸均为液压油缸。
拖式混凝土泵的四个支腿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腿结构,通过下支腿油缸、上支腿油缸的伸缩,可实现拖式混凝土泵的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液压油缸的动作,可实现安装在支座上的拖式混凝土泵的前后左右及上下移动,使得S管出口与输送管的对接可以调整,这样就解决了固定支腿带来的不便。
(2)本实用新型活动的支腿结构可以让拖式混凝土泵爬坡,则在不平坦路面,坡路上拖式混凝土泵可自行行进至预定上坡地点进行施工,固定在传统支腿上的拖泵无法做到这一点。
(3)通过液压油缸按键可以伸支腿或收支腿,操作简便,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程度,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便于实施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腿伸出示意图;
图2是原始拖式混凝土泵的支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腿缩回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原始拖式混凝土泵的支腿结构如图2所示。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脚掌6、下支腿5、上支腿3、支座2、下支腿油缸1、上支腿油缸4,其特征在于:下支腿5的底部安装脚掌6,下支腿油缸1的尾端和上支腿油缸4的尾端通过同一插销固定在支座2上,且上、下支腿油缸能绕插销转动,下支腿油缸1的头端固定在下支腿5上,上支腿油缸4的头端和上支腿3通过另一插销固定在下支腿5上且能绕插销转动;上支腿3的另一端通过又一插销固定在支座2上且能绕插销转动。所述的下支腿油缸1、上支腿油缸4均为液压油缸。
拖式混凝土泵的四个支腿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腿结构,通过下支腿油缸1、上支腿油缸4的伸缩,可实现拖式混凝土泵的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油缸的伸出与收缩控制着支腿的活动,油缸的行程控制支腿伸出或收缩且控制着拖式混凝土泵的高度,脚掌起扩大支腿面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整个支腿结构按照图1、图3中所示装配好,一台拖式混凝土泵固定在四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腿结构上,每个支腿结构均可以做上下左右前后移动,正常泵送工作时四支腿固定不动。当拖式混凝土泵经过运转进入另一个场地进行泵送工作准备时,四支腿由收回状态伸出,S管与输送管口对接,因本实用新型的支腿结构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整,所以S管口与输送管口可以自动对接。对接好后,安装卡箍,拧紧固定螺钉即可开始泵送。泵送工作结束后,升起四个液压支腿,拖式混凝土泵即可开始被拖行至另一个工作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