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筋木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5141.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楠;左宏亮;刘丕金;刘秀侠;侯建;苏玉超;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18 | 分类号: | E04C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梁加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配筋木梁。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木梁加强技术主要包括配置钢筋、钢丝和配置纤维材料方面,在使用对象上,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仅适用于普通木梁,没有引入更为高强的胶合木、竹等材料;在实施过程上,现有的配筋形式也较为复杂,不方便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在使用效果上,现有的技术并没有使木梁的长期变形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配筋木梁施工工艺复杂,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得到应用和梁的长期变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筋木梁,其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筋木梁,包括梁体、设置在梁体两端的锚垫板、两端有螺纹的钢筋和与钢筋的两端螺纹配套的螺帽,其中,梁体沿纵向通长开设至少一个槽,所述两端有螺纹的钢筋放置于槽中,钢筋的数目与槽的数目对应,钢筋穿过梁体和梁体两端的锚垫板,通过与钢筋端部螺纹配套的螺帽将钢筋固定,在旋转螺帽的过程中,根据螺帽的旋转角度θ控制钢筋的伸长值ΔL,从而改变钢筋的应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施工方便,工艺简单。通过拧紧钢筋端部的螺帽即可控制钢筋应力,无需液压千斤顶等专业张拉设备。
2.调控方便,受力可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对钢筋应力大小进行调整,能有效克服木材蠕变使木梁变形增大的现象。
3.可充分地利用木梁梁体和钢筋各自的强度,节省了材料。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的说明,结合附图,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有最佳的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可由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为配筋木梁的主视图;
图2为配筋木梁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
图4为图1的B-B剖面。
各图中数字代表:
1:梁体
2:锚垫板
3:端头部分有螺纹的钢筋
4: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配筋木梁包括梁体1、设置在梁体两端的锚垫板2、两端有螺纹的钢筋3和与钢筋3的两端螺纹配套的螺帽4。其中,所述梁体1例如为实木或胶合木。
进一步地,参见图4,梁体1沿纵向通长开设至少一个槽,两端有螺纹的钢筋3放置于槽中,钢筋3的数目与槽的数目对应。钢筋3的两端穿过梁体1和梁体两端的锚垫板2,通过与钢筋端部螺纹配套的螺帽4将钢筋3位置固定。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槽开设在梁体1的底部。
在旋转螺帽过程中,根据螺帽的旋转角度θ控制钢筋3的伸长值ΔL,从而改变钢筋3的应力大小。优选地,为方便确定旋转角度,螺帽4标有刻度。其中,钢筋伸长值ΔL、构件长度L和钢筋的应力变化Δσ存在对应关系:
Δσ=nE·ΔL/L
其中,n为修正系数,E为钢筋的弹性模量,所述构件长度L为两个螺帽4之间的长度。
假设螺帽旋转一周引起钢筋的伸长量为ΔL0,则螺帽旋转角度θ与钢筋伸长量的关系为:
ΔL=ΔL0θ/2π
假设梁体截面的宽度为b,截面高度为h,有效截面高度为h0,配筋面积为As,则梁体截面顶面应力fm1和底面应力fm2与钢筋应力σs的关系为:
fm1=6σsAs(h0-h/2)/bh2-σsAs/bh
其中,fm1>0时,为拉应力;fm1<0时,为压应力。
fm2=-6σsAs(h0-h/2)/bh2-σsAs/bh
由此,通过控制螺帽的旋转角度来控制钢筋3的应力大小,在梁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其变形情况适当调整螺帽的旋转角度,通过控制钢筋3的应力大小来改善梁体的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5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输入法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轻质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