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预应力先张拉台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6011.0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3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俞延钢;胡群言;程连先;万文峰;金晓锋;董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厦湖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预应力 先张拉 台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座,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预应力先张拉台座,属于建筑预应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应力先张台座一般是钢筋混凝土重力式的。预应力筋张拉时产生的拉应力很容易造成台座的倾覆变形,经过特别设计的台座能形成有效的力和力矩对抗有害应力,制作的构件易脱模、不变形。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03266913U,公告日为:2013年11月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平板式预应力张拉台座,包括钢筋砼平板和张拉锚座,其特征在于:张拉锚座由横梁、立柱和基座组成,张拉锚座设于钢筋砼平板的两端,横梁联于立柱上端,所述基座埋入土中一定深度,利用自重平衡平板在预应力张拉时的压力作用下的失稳上拱力。但是该结构的缺陷在于:结构简单,整体强度较低,预应力张拉能力较弱,不能同时对多根不同高度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作业,不利于大规模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普通预应力张拉台座结构简单,预应力张拉能力较弱,不能同时对多根不同高度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作业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整体强度大,预应力张拉能力强,能够同时对多根不同高度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作业的一种多功能预应力先张拉台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预应力先张拉台座,包括张拉平台,所述张拉平台的一端固定有台座配重,张拉平台和台座配重上垂直设置有槽钢对焊传力柱,槽钢对焊传力柱的上端面高出张拉平台的上表面,台座配重上位于槽钢对焊传力柱的侧面固定有槽钢钢梁,槽钢钢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活动的预应力筋锚板,预应力筋锚板上对应开设有钢筋孔,张拉平台的内部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钢筋砼暗梁和后钢筋砼暗梁。
所述槽钢对焊传力柱为槽钢立柱内浇砼所形成的立柱。
所述槽钢钢梁采用两根槽钢对焊而成。
所述张拉平台的内部前钢筋砼暗梁和后钢筋砼暗梁之间连接有双向钢筋网,双向钢筋网由多根相互垂直的钢筋固定而成。
所述张拉平台和台座配重采用混凝土浇注而成。
所述张拉平台上还设置有张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张拉平台和台座配重上垂直设置有槽钢对焊传力柱,并设置有槽钢钢梁和预应力筋锚板,预应力张拉能力强,张拉平台的内部设置有前钢筋砼暗梁和后钢筋砼暗梁,前钢筋砼暗梁和后钢筋砼暗梁之间连接有双向钢筋网,整体强度大。
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降低了预应力筋张拉高度,让张拉平台直接受力,减少张拉倾覆力,能够实现同时对多根不同高度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作业,张拉力大小可控性好,作业效率高,而且在使用完后能够作为地基或凝土柱桩的基础,在建筑领域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张拉平台1,台座配重2,槽钢对焊传力柱3,槽钢钢梁4,预应力筋锚板5,双向钢筋网6,前钢筋砼暗梁7,后钢筋砼暗梁8,张力检测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预应力先张拉台座,包括张拉平台1,所述张拉平台1的一端固定有台座配重2,张拉平台1和台座配重2上垂直设置有槽钢对焊传力柱3,槽钢对焊传力柱3的上端面高出张拉平台1的上表面,台座配重2上位于槽钢对焊传力柱3的侧面固定有槽钢钢梁4,槽钢钢梁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活动的预应力筋锚板5,预应力筋锚板5上对应开设有钢筋孔,张拉平台1的内部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钢筋砼暗梁7和后钢筋砼暗梁8。
所述槽钢对焊传力柱3为槽钢立柱内浇砼所形成的立柱。
所述槽钢钢梁4采用两根槽钢对焊而成。
所述张拉平台1的内部前钢筋砼暗梁7和后钢筋砼暗梁8之间连接有双向钢筋网6,双向钢筋网6由多根相互垂直的钢筋固定而成。
所述张拉平台1和台座配重2采用混凝土浇注而成。
所述张拉平台1上还设置有张力检测装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厦湖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厦湖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6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