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楼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6277.5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邓铁;周元;韩志安;黄珊;张雨;康胜;邓建平;席桢;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铁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4 | 分类号: | E04B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楼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楼板结构,其主用于大楼主体的夹层。
背景技术
夹层的施工通常是在整栋大楼主体结构完成之后,在不改变原结构的基础之上,对部分层高较高的楼层中增加一个夹层,以提高空间的使用率。
在目前的夹层施工方案中,其楼板的施工方式为直接将预制楼板铺设于钢梁上翼缘上部。在铺设前,需在次梁上即在次梁与主梁的拼接节点处割一个工艺缺口,使次梁与主梁的上翼缘齐平,并位于同一标高。这种施工方式由于楼板是铺于钢梁之上,使得夹层净空高度降低,且此施工方式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成本相对较高、预制楼板定位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楼板结构,旨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夹层净空高度,并解决施工方式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成本相对较高、预制楼板定位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式楼板结构,包括预制纤维水泥板和支撑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由主梁构成的框架结构以及由一级次梁和二级次梁构成的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置于所述框架结构内,框架结构相对于网状结构高出一个预制纤维水泥板厚度,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预制纤维水泥板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纤维水泥板呈四边简支板。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纤维水泥板经自攻螺钉固在所述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纤维水泥板嵌入主梁与次梁形成的凹槽中,增加了夹层的净空高度,同时,施工操作更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为主梁、2为一级次梁、3为二级次梁、4为柱、5为预制纤维水泥板、6为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嵌入式楼板结构,包括预制纤维水泥板和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由主梁构成的框架结构以及由一级次梁和二级次梁构成的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置于所述框架结构内,框架结构相对于网状结构高出一个预制纤维水泥板厚度,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预制纤维水泥板的凹槽。
在施工时采用预制纤维水泥板作为楼板,先将一级次梁相对于主梁降低一个预制纤维水泥板板厚的厚度,再与主梁连接,并在相邻的两根一级次梁之间同标高处增设二级次梁,再将预制纤维水泥板嵌入预设好的主梁与次梁拼接形成的凹槽中,使预制纤维水泥板呈四边简支板,最后将预制纤维水泥板经自攻螺钉固定于梁上。此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夹层的净空高度,使施工更简便、省时,从而更具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铁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铁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6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调节胶管弯曲半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拔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