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差分接触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357.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田蔚;龙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0 | 分类号: | H01R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式差分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差分接触件。
背景技术
在各类电子系统中,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在机载网络中、通信网络、工业网络中还是在军事网络中,对高速传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系统的传输速度往往受到对外接口(连接器)的制约,因此提高连接器的传输速度,对高速系统性能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速领域,由于差分信号自身的优势在各个高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差分连接器也孕育而生。
普通差分接触件尾端为压接外导体形式,如图1所示,内导体插针1与导线7通过介质体A3和介质体B4固定在外导体插针2内,压接筒8内导线穿过后与外导体插针2压接导通,此类差分接触件在压接后不可拆卸。若在点位接线错误时,由于无法拆卸而只能更换整个接触件,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差分接触件,以满足实际可拆卸更换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可拆卸式差分接触件,包含内导体插针、外导体插针、介质体A、介质体B和导线,所述内导体插针与导线通过介质体A和介质体B固定在外导体插针内,它还包括定位套和压接套,所述定位套内部穿过导线后其前端与外导体插针连接,所述定位套尾端与压接套压接导通。
所述定位套采用锡青铜制造,其前端设有用于与外导体插针尾端拧紧连接的螺纹。
所述压接套为薄壁型圆筒。
所述定位套尾端和压接套内腔的配合间隙处设有屏蔽层。
所述屏蔽层采用铜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定位套和压接套,通过定位套与外导体插针采用螺纹连接,解决了在接触件尾端压接外导体插针后,在发现点位接线错误的情况下可拆卸更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性能可靠,适用于差分接触件可拆卸更换的场合,可满足新型设备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差分接触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式差分接触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套尾端与压接套内腔的配合间隙处形成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导体插针,2-外导体插针,3-介质体A,4-介质体B,5-定位套,6-压接套,7-导线,8-压接筒,9-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差分接触件,包含内导体插针1、外导体插针2、介质体A3、介质体B4和导线7,所述内导体插针1与导线7通过介质体A3和介质体B4固定在外导体插针2内,从图2中可以看出,它还包括定位套5和压接套6,所述定位套5内部穿过导线7后其前端与外导体插针2连接,所述定位套5尾端与压接套6压接导通。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压接后发现接线关系错误时,可拧出定位套5后可重新组装,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套5采用压接强度良好的锡青铜制造,其前端设有用于与外导体插针2尾端拧紧连接的螺纹。
如图4所示,所述压接套6为薄壁型圆筒。以便于压接变形。
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套5尾端和压接套6内腔的配合间隙处设有屏蔽层9。所述屏蔽层9采用铜丝制成。通过采用铜丝制成屏蔽层,使其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锌锌锅的节能装置
- 下一篇:双工位高频立式淬火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