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光阻燃反光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9606.1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潘茂植;王芸;王爱民;朱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B32B27/40;B32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反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材料,特指一种蓄光阻燃反光条。
背景技术
反光材料在公路施工管理、消防、海事、运输、采矿作业或进行其他操作时,为了人员安全,在工作服上加设有反光材料。但在某些具有较高防火安全要求的场合,普通反光工作服不具备阻燃性能。另外,普通的反光工作服只能满足不良视线下的逆向反射回光,不具备蓄光发光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光阻燃反光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光阻燃反光条,以阻燃基布层为基层,其上依次设置有蓄光阻燃树脂层、阻燃树脂层、镀膜层和玻璃微珠层,所述的阻燃树脂层间隔分布在蓄光阻燃树脂层上,镀膜层分布在阻燃树脂层上。
上述的阻燃基布层为芳纶阻燃布或全棉阻燃布,其厚度为300~600微米;所述的蓄光阻燃树脂层的厚度为30~70微米;所述的阻燃树脂层的厚度为50~100微米;所述的镀膜层的厚度为150~250埃;所述的玻璃微珠层为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其厚度为50~100微米。
上述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上半球暴露在外,下半球嵌入镀膜层内。
上述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2.2。
上述的镀膜层是铝或银通过真空蒸镀形成的一层膜。
上述的蓄光阻燃树脂层由阻燃聚氨酯树脂和蓄光粉构成,且重量比为:阻燃聚氨酯树脂75%~80%,蓄光粉20%~25%。。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来说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阻燃、蓄光发光、高亮反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1-阻燃基布层;2-蓄光阻燃树脂层;3-阻燃树脂层;4-镀膜层;5-玻璃微珠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优选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蓄光阻燃反光条,以阻燃基布层1为基层,其上依次设置有蓄光阻燃树脂层2、阻燃树脂层3、镀膜层4和玻璃微珠层5,所述的阻燃树脂层3间隔分布在蓄光阻燃树脂层2上,镀膜层4分布在阻燃树脂层3上,使其形成两个互为间隔的阻燃区和高亮反光区。所述的阻燃基布层1为芳纶阻燃布或全棉阻燃布,其厚度为300~600微米;所述的蓄光阻燃树脂层2由阻燃聚氨酯树脂和蓄光粉构成,且重量比为:阻燃聚氨酯树脂75%~80%,蓄光粉20%~25%,另外,蓄光阻燃树脂层2的厚度为30~70微米;所述的阻燃树脂层3的厚度为50~100微米;所述的镀膜层4是铝或银通过真空蒸镀形成的一层膜,其厚度为150~250埃;所述的玻璃微珠层5由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折射率为1.9-2.2)构成,其厚度为50~100微米,且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上半球暴露在外,下半球嵌入镀膜层4内。
参见图1,玻璃微珠层5只示意一个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实际应用中,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应为至少一个。
阻燃树脂层3、镀膜层4和玻璃微珠层5构成一个复合层,该复合层具有镂空图案,是非连续性的条状图案或圆孔图案,所述的条状图案或圆孔图案的优选排列方式为有规则排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9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双级矩阵变换器整流级的混合式换流方法
- 下一篇:激光投线圆锥型光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