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式肠粉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0442.4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汇星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6 | 分类号: | A47J27/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肠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隧道式肠粉炉。
背景技术
肠粉炉是一种利用高温水蒸汽对肠粉进行蒸熟的原理,从而做出美味的肠粉的一种设备。广泛适用于酒店、餐厅、餐馆、小吃店等场所。其结构一般为上下箱体结构组装而成,其下面为蒸汽发生装置,上面为肠粉操作室。
但是目前现有的肠粉炉由于蒸汽产生时间较慢,导致出粉数量有限,供给不了大批量的使用场合,肠粉生产效率较低。
此外,现有的加热管在工作过程中,有部分分段位于水中,而另一部分分段,没有被水淹没,加上火苗的炙烤,位于液面处的加热管温度比较高,加上水汽充足,被腐蚀、生锈的速度明显加快,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缺陷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产生速度快、燃料利用率高,并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隧道式肠粉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式肠粉炉,包括柜体、炉头、抽风机及设置于柜体内的蒸汽发生器,柜体的下部装设有支撑脚,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及设置于水箱内的多个加热管,所述水箱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燃烧腔室,炉头位于燃烧腔室的下部,水箱的侧壁装设有与抽风机连接的集烟箱,所述加热管为“S”形,加热管的上端从水箱侧壁穿出后与集烟箱连通;加热管的下端从水箱底部穿出后与燃烧腔室连通;所述加热管在水箱内部的最上部分位于水箱内高度四分之三以下的位置。
其中,所述炉头为火排式炉头。
其中,所述柜体装设有控制进气量的电磁阀,该电磁阀通过气管与炉头连接,炉头旁侧设有电子打火装置。
其中,所述加热管在水箱内部的最上部分位于水箱内高度三分之二以下二分之一以上的位置。
其中,所述加热管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分段管及U形连接管,相邻两个分段管通过U形连接管连通。
其中,多个所述加热管水平阵列布置于水箱内。
其中,所述水箱的外部设有用于检测和显示水箱内液面高度的水位计。
其中,所述加热管为304管材制成的空心走火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式肠粉炉,在水箱中的加适量的水,使位于水箱内部的加热管完全浸没于水中,并保证水箱的顶部与液面之间留有足够产生蒸汽的空间。在蒸汽发生器的工作过程中,炉头处的燃料在燃烧腔室内燃烧,火苗从加热管的下端进入,并沿着加热管上窜,直至经过集烟箱后从抽风机排出。由于燃烧中的火苗在加热管中长窜,而加热管浸没于水中,从而实现了火在水中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水与火之间的热交换率,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蒸汽产生效率。此外,由于避免了加热管的干烧和触水问题,降低了加热管被腐蚀、生锈的速度,隧道式肠粉炉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式肠粉炉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隧道式肠粉炉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发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发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隧道式肠粉炉,包括柜体1、炉头2、抽风机3及设置于柜体1内的蒸汽发生器,柜体1的下部装设有支撑脚4,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5及设置于水箱5内的多个加热管6,所述水箱5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燃烧腔室7,炉头2位于燃烧腔室7的下部,水箱5的侧壁装设有与抽风机3连接的集烟箱8,所述加热管6为“S”形,加热管6的上端从水箱5侧壁穿出后与集烟箱8连通;加热管6的下端从水箱5底部穿出后与燃烧腔室7连通;所述加热管6在水箱5内部的部分位于水箱5内高度四分之三以下的位置。
使用前,水箱5中的加适量的水,使位于水箱5内部的加热管6完全浸没于水中,并保证水箱5的顶部与液面之间留有足够产生蒸汽的空间。在蒸汽发生器的工作过程中,炉头2处的燃料在燃烧腔室7内燃烧,火苗从加热管6的下端进入,并沿着加热管6上窜,直至经过集烟箱8后从抽风机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汇星厨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汇星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0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泡密度可调的船只尾流逼真模拟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涡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