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芦笋等高采割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0520.0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齐宏立;齐仙惠;张战备;张慧杰;段国琪;侯保国;史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1/06 | 分类号: | A01D1/06;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割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芦笋采割装置,具体为一种绿芦笋等高采割刀。
背景技术
目前绿芦笋的采收是使用小弯刀割或剪子剪,小弯刀和剪子上没有带测量绿芦笋高度的标尺,采收时采收者只能靠眼睛来观察绿芦笋的高度,所以采收的绿芦笋有的达到了商品要求的高度,有的就没有达到商品要求的高度,这些没有达到商品要求高度的绿芦笋就不能当商品销售,给种植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绿芦笋采收未采用高度控制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绿芦笋等高采割刀。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绿芦笋等高采割刀,包括镰刀本体,镰刀本体的刀面上固定有螺帽,螺帽上拧有与采割绿芦笋等高且下端带有螺纹的标高杆。
绿芦笋采收时,根据标高杆的高度对达到要求高度的绿芦笋进行采割,克服了现有绿芦笋采收未采用高度控制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避免了将没有达到商品要求高度的绿芦笋割掉给种植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了采收绿芦笋的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标高杆,2-螺帽,3-镰刀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绿芦笋等高采割刀,包括镰刀本体3,镰刀本体3的刀面上固定有螺帽2,螺帽2上拧有与采割绿芦笋等高且下端带有螺纹的标高杆1。
具体实施过程中,螺帽2是自行车辐条帽制成,标高杆是辐条制成,当辐条高度不能满足高度要求时,可在辐条上焊接或粘结辐条或铁丝满足标高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0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蒜香牛肉辣酱
- 下一篇:一种魔芋海三珍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