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气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1610.1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环吴世(苏州)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型气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气浮系统。
背景技术
气浮作为水处理中的一种方法,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最后将浮渣层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现有的气浮系统通常包括清水池、溶气罐和气浮池,一方面污水进入气浮池后等待气浮处理,另一方面将清水通入溶气罐,并往溶气罐内打入压缩空气,形成溶气水,溶气水进入气浮池即可与污水混合并发生反应,从而到达净化污水的目的。其中,溶气罐中的溶气水需要通过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而传统的释放装置通常为微孔释放器,该种释放器容易堵塞,且一旦堵塞,会严重影响气浮的运行效果及大大增加维修人力,而且更会造成整个处理系统停运的情况,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溶气效率高、能避免堵塞,固液分离效果好的改良型气浮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良型气浮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清水池、溶气罐和气浮池,所述气浮池上设有污水进口,所述清水池和溶气罐之间设有溶气水泵,所述溶气罐还连有空气压缩装置,所述溶气罐和气浮池之间设有溶气水释放装置,所述气浮池的顶部设有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水释放装置为阀门,所述阀门至少包括一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气浮池的污水进口处设有进水管,所述溶气罐经由所述进水管与气浮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有折射板。
优选的,所述气浮池和清水池相互连通,气浮池的气浮出水通入清水池。
优选的,所述清水池和气浮池设置在一共同的底盘上。
优选的,所述气浮池中设有与所述刮渣装置配合的泥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气浮系统,以调节阀代替传统的微孔释放器,一方面能通过对调节阀的调整,保证释放和运行效果,另一方面能完全避免释放器堵塞的情况,从而保证气浮的顺畅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2.可以设置溶气罐经由气浮池的进水管与气浮池连通,即不同于常规的分开进水混合,而是使得污水和溶气水同时进入进水管,如此,能避免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由于溶气水水流速度过快而碎掉,从而提高气浮固液分离的效果。尤其,可以更进一步在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折射板,由此较大程度上降低混合水上浮的速度,也能避免悬浮颗粒由于水流速度过快而碎掉,能更进一步增强气浮固液分离的效果。
3.气浮池的气浮出水通入清水池,可回流重新用于新一轮的气浮,提高循环利用率。尤其清水池和气浮池设置在一共同的底盘上,不仅结构紧凑,安装运输方便,占用空间小,而且方便二者的连通,循环路径短,工作效率高,节省电耗。
4.气浮池中设置与刮渣装置配合的泥槽,方便承接浮渣和直接排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气浮系统与反应装置相连的系统结构图;
图中:2、清水池,4、溶气罐,6、气浮池,61、混合区,62、气浮区,8、溶气水泵,12、调节阀,14、进水管,16、泥槽,18、链板式刮渣机,22、出口,24、底盘,26、集水管,28、溢流口,32、回流口,34、控制阀,36、压力表,38、空压机,42、安全阀,44、液位浮球控制器,46、折射板,48、PAC反应槽,52、PAM反应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改良型气浮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清水池2、溶气罐4和气浮池6。其中,气浮池6上设有污水进口,气浮池6的顶部设有刮渣装置。清水池2和溶气罐4之间设有溶气水泵8,同时溶气罐4还连有空气压缩装置。溶气罐4和气浮池6之间设有溶气水释放装置,且溶气水释放装置为阀门,阀门包括一调节阀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环吴世(苏州)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爱环吴世(苏州)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1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葡萄糖单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变电站电缆沟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