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软型耐低温电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2767.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秦山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28;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软 低温 电线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软型耐低温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线缆根据实际参数、实际用途设有不同的结构,火线与零线通常设在一起,由于现有工艺中,火线与零线的导线丝分别束成一束,强度较高,使线缆整体硬度过大,不够柔软,且现有工艺中,火线与零线外均要设一层绝缘层,再通过另一绝缘层将两者固定在一起,比较浪费材料,现有的普通绝缘层在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容易硬化,易折断,在高于70摄氏度的环境下容易软化,容易导致漏电的情况发生,因此一种柔软型的耐高温耐低温的,且节能环保的电缆电线成为时下的开发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柔软型耐低温电线电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性能好,能够使线缆更加柔软,使线缆使用更加便利,能够节约材料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结构稳定,不影响线缆的使用,能够耐高温、耐低温,在高温与低温的环境下能够保持性能。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柔软型耐低温电线电缆,包括成束的若干第一铜线、包覆在第一铜线外的第一绝缘层、均匀环设在第一绝缘层外的若干第二铜线、包覆在第二铜线外的第二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与第二铜线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 凹槽与第二铜线随弧。避免了第二铜线移动,使线缆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层与第二铜线的接触处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铜线随弧。避免了第二铜线移动,使线缆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铜线与第二铜线的横截面积相同,数量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由下列组分组成且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为:增韧剂0.5~2份、白石蜡0.5~2份、氯化石蜡2~7份、树脂45~55份、二辛脂55~65份、丁晴橡胶5~15份、高岭土2~7份、抗氧化剂0.2~0.7份、阻燃剂0.5~2份、抗紫外线粉剂0.2~0.7份、稳定剂1~4份。
作为优选,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为:所述增韧剂采用2份,白石蜡采用1份,氯化石蜡采用5份,树脂采用45份,二辛脂采用60份,丁晴橡胶采用10份,高岭土采用5份、抗氧化剂采用0.5份、阻燃剂采用1份、抗紫外线粉剂采用0.5份、稳定剂采用2份。
作为优选,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为:所述增韧剂采用0.5份,白石蜡采用1份,氯化石蜡采用4份,树脂采用50份,二辛脂采用55份,丁晴橡胶采用12份,高岭土采用5份、抗氧化剂采用0.4份、阻燃剂采用1份、抗紫外线粉剂采用0.4份、稳定剂采用3份。
作为优选,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为:所述增韧剂采用1份,白石蜡采用1.5份,氯化石蜡采用7份,树脂采用55份,二辛脂采用65份,丁晴橡胶采用8份,高岭土采用2份、抗氧化剂采用0.5份、阻燃剂采用1份、抗紫外线粉剂采用0.5份、稳定剂采用4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柔软型耐低温电线电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性能好,能够使线缆更加柔软,使线缆使用更加便 利,能够节约材料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结构稳定,不影响线缆的使用,能够耐高温、耐低温,在高温与低温的环境下能够保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铜线1、第一绝缘层2、第一凹槽21、第二铜线3、第二绝缘层4、第二凹槽4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柔软型耐低温电线电缆,包括成束的若干第一铜线1、包覆在第一铜线1外的第一绝缘层2、均匀环设在第一绝缘层2外的若干第二铜线3、包覆在第二铜线3外的第二绝缘层4。所述第一绝缘层2与第二铜线3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与第二铜线3随弧。所述第二绝缘层4与第二铜线3的接触处设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二凹槽41与第二铜线3随弧。所述第一铜线1与第二铜线3的横截面积相同,数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秦山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秦山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2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箔式容性线圈绕制方法
- 下一篇: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