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声敏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3644.4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步远;殷燕南;李贵荣;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之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8B13/16 | 分类号: | G08B13/16;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1001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报警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维声敏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可包括可以探究的概念,但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或者已经探究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指出,否则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对于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而言不是现有技术,并且并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盗窃者的盗窃技能也越来越高科技化,因为对财产的安全报警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安全报警装置有红外线报警装置、超声波报警装置、微波报警装置、振动报警装置以及人体感应报警装置等。
上述报警装置都有其固有的使用条件,从而使得其使用性具有局限性,如红外探测装置,很容易受安装环境的限制,振动报警装置只能检测振动不懂判断振动类型,容易造成误报警,微博探测由于穿透力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以上种种原因,都会影响报警的正确性。
三维声敏报警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其采用声音信息作为报警判断信号,根据探测区域的声音信息判断是否有入侵者,进而做出报警处理。但是,传统的三维声敏报警装置只能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方式单一,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不但可以通过报警装置报警,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报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声敏报警装置,该三维声敏报警装置包括:
多条并联且设置在不同探测区域、用于采集对应探测区域声音信息的声音采集支路;
与所有声音采集支路连接、用于将各声音采集支路采集的声音信息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
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判断是否进行报警的控制器,当判断为进行报警时,所述控制器生产报警驱动信号;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根据所述报警驱动信号进行报警的报警装置;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报警驱动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无线通讯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还包括:
与所有声音采集支路连接、对所有声音采集支路的声音信息进行求和运算得到所有探测区域的全景声音信息的求和电路;
对所述全景声音信息进行放大并输出的运放器。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与所述运放器连接,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报警驱动信号时,所述无线通讯装置能够将所述全景声音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全景声音信息的监听。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数字信号以及全景声音信息的存储器。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还包括:
与所述运放器连接的485并口的输出端,所述485并口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全景声音信息发送给声音播放器进行全景声音播放。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232串口的输出端,所述232串口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摄像装置,所述报警驱动信号通过所述232串口的输出端控制所述摄像装置对判定的探测区域进行视频监控。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所述声音采集支路包括:
用于获取对应探测区域声音信息的声音传感器;
与所述声音传感器连接、对所述声音信息进行滤波的滤波器;
与所述滤波器连接、用于对滤波后的声音信息进行整流的整流器,其中,所述整流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所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包括8条所述声音采集支路。
优选的,在上述三维声敏报警装置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
声音报警装置和/或信号指示灯报警装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维声敏报警装置设置有无线通讯装置,在控制器发出报警驱动信号后,所述无线通讯装置可以将所述报警驱动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在通过报警装置进行安全报警的同时,还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报警方式不局限有报警装置的报警,安全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获取报警信息,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之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世纪之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3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健康指导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关节治疗的可变式爪形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