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3988.5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峰;司继松;康建忠;代春雷;张秀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9 | 分类号: | D06B1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碳纤维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已广泛运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等领域。碳纤维表面处理是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包括电解表面处理、水洗、干燥、上浆及干燥五个步骤,其中对上浆处理后的碳纤维束进行干燥处理是很重要的一步,可使其定型,然后收卷。干燥炉是对上浆后的碳纤维丝束进行干燥处理的重要设备,目前市场上的碳纤维干燥炉存在着许多缺点,主要表现在占地面积大,高能耗,干燥效率低等缺点。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低能耗、干燥效率高的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其包括炉体、风机、风道、加热器和导丝部件,风机设置在炉体吹风侧的壳体中,风机的进口位于炉体的内壳和外壳之间,风机的出口朝向炉体内,与炉体吹风侧相对的炉体出风侧的内壳上设有出风口,风道设置在炉体内外壳之间,风道的出风端与风机的进口连接,风道的进风端与炉体出风侧的出风口连通,加热器设置在风道中,炉体进丝侧和炉体出丝侧相对,且炉体进丝侧和炉体出丝侧均与炉体吹风侧相邻,炉体进丝侧和炉体出丝侧均设置导丝部件。
其中,所述风机为双吸风机,所述风道包括上风道和下风道,双吸风机的上进口与上风道的出风端连通,双吸风机的下进口与下风道的出风端连通,上风道和下风道的进风端均与炉体出风侧的出风口连通。
其中,风机的出口连接有渐开式的吹风风罩,吹风风罩内依次设置有折流板和多孔板。
其中,炉体出风侧的出风口设置有中心开口的双向导风口,双向导风口的两侧呈喇叭状,双向导风口的内侧连接有渐开式的吸风风罩,吸风风罩中设置金属丝网。
其中,所述炉体的吹风侧设置有与炉体内部连通的补气管,炉体的出风侧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废气管,补气管和废气管上分别设置有插板阀。
其中,炉体内设置有测温热电偶。
其中,还包括控制器,加热器、测温热电偶及双吸风机均与控制器相连。
其中,炉体进丝侧的导丝部件和炉体出丝侧的导丝部件相对设置,所述导丝部件包括导向辊架和设置在导向辊架上的导向辊,碳纤维丝束穿过炉体连接在炉体进丝侧和炉体出丝侧的导向辊上。
其中,导向辊通过轴承设置在导向辊架上,导向辊架上设置有滑轨,轴承座安装在滑轨上。
其中,炉体进丝侧设置有一对挤压胶辊,碳纤维丝束的一端位于两个挤压胶辊之间,挤压胶辊的下方设置有接液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中,炉体吹风侧的风机的进口位于炉体的内壳和外壳之间,风机的出口朝向炉体内,与吹风侧相对的炉体出风侧的内壳上设有出风口,风道设置在炉体内外壳之间,风道中设置加热器,风道的出风端与风机的进口连接,风道的进风端与炉体出风侧的出风口连通,这样气体从风机的出口吹出后经过炉体内腔,然后经炉体出风侧的出风口进入设置在内外壳体之间的风道中,在风道中气体被加热后,经风机进口进入风机,在炉体中形成气体流通的内循环,结构紧凑,且可以减少炉体中气体热量的散失,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干燥效率,同时,在炉体进丝侧和炉体出丝侧设置导丝部件,碳纤维丝束与炉腔中气体的流向相交叉,可以提高碳纤维丝束的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循环式碳纤维干燥炉的俯视图。
图中,1:补气管;2:下风道;3:双吸风机;4:测温热电偶;5:折流板;6:电加热器;7:多孔板;8:吹风风罩;9:上风道;11:炉体;13:吊耳;14:吸风风罩;15:双向导风口;16:废气管;17:接液盘;18:挤压胶辊;19:导向辊;20:导向辊架;21:碳纤维丝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3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建筑防腐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