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料管清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218.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沈贵兵;郑明军;李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B08B9/02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42469 四川省内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料管清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磨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下料管清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煤粉磨设备为立磨,即在下料管下方设置磨盘来将煤研磨为更细的颗粒,所使用的煤是洗混煤。洗混煤粒度较小,灰分较高,因此有些洗混煤容易结团或粘附在管壁,甚至堵塞下料管。特别是进入磨盘的洗混煤水分在小于8%或大于12%时,下料管极容易被洗混煤粘附而堵塞,造成磨内断料,磨盘振动频繁,甚至不得不停磨从而清理中心下料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磨煤过程中,及时清理粘附于下料管内壁的洗混煤的下料管清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料管清堵装置,包括磨盘、设置于磨盘上方的下料管、固定设置于磨盘盘面中心轴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伸入到下料管内,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清堵刮件,清堵刮件设置于下料管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清堵刮件由安装部和刮料部构成,安装部固定于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是,安装部内设置有与安装部同轴线的通腔。
进一步的是,刮料部形状为“目”字形。
进一步的是,磨盘与下料管之间设置有接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清堵刮件设置于支撑杆上,且清堵刮件随支撑杆一起伸入到下料管内,在磨盘旋转时,支撑杆会随着磨盘而一起旋转,支撑杆同时驱动清堵刮件转动并及时将粘附于下料管内壁的洗混煤刮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立磨煤粉磨设备的下料管的清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堵刮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支撑杆1、清堵刮件11、刮料部111、安装部112、通腔113、磨盘2、接料斗3、下料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下料管清堵装置,包括磨盘2、设置于磨盘2上方的下料管4,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磨盘2盘面中心轴线上的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伸入到下料管4内,支撑杆1上固定设置有清堵刮件11,清堵刮件11设置于下料管4内。
在实际应用时,一旦磨盘2开始旋转,支撑杆1以及固定于支撑杆1上的清堵刮件11即开始旋转。在具体制作时,清堵刮件11尽量靠近下料管4内壁,保证挂料效果。但与此同时,清堵刮件11的结构不应阻碍到粘性洗混煤的输送,所述清堵刮件11的结构精良利用框架式结构为最佳。
为了便于清堵刮件11在使用后期的更换,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案:清堵刮件11由安装部112和刮料部111构成,安装部112固定于支撑杆1上。如图2所示,在实际安装时,只需将安装部112固定于支撑杆1上即可。一旦刮料部111需要更换的,只需将刮料部111从安装部112拆卸下来并及时安装新的刮料部111即可。
作为上一方案的改进,为了便于安装部112安装于支撑杆1上,可以在安装部112内设置与安装部112同轴线的通腔113。如图2所示,在实际安装时,只需将带有通腔113的安装部112套接于支撑杆1上即可。、
为了在保证挂料效果的前提下,简化刮料部111的形状,刮料部111形状为“目”字形。如图2所示,“目”字形的刮料部111不仅可以很好的将粘附于下料管4内壁的物料刮下,其结构也简单,也不会阻碍粘性物料的输送,是一种优选的结构。
为了将下料管4出口掉出的物料及时收集,避免物料飞溅,可以在磨盘2与下料管4之间设置有接料斗3。如图1所示,在接料斗3收集物料后,可以选择将物料继续输送到磨盘2,也可以将一些物料转送其它生产工序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造秸秆板原材料的预处理及储备方法
- 下一篇:汽车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