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双层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978.3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伟;薛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良伟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王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双层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功能器皿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层杯都是一个单盖,不能完全的实现单独分离使用内胆和外壳。双层杯也只是实现了只能“组合”使用,而不能“分离”使用,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合式双层水杯,该水杯既能组合使用,也可以分离后分别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组合式双层水杯,包括分体设置的内杯与外杯,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内杯的口部设有杯盖;所述外杯的口部设有作为双层水杯使用时的外杯盖和作为单层水杯使用时的托盖;所述外杯盖的顶盖上设有用于内杯口部穿过并固定内杯口部的通孔,所述外杯的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托盖或外杯盖,所述托盖与外杯的底部连接后形成一可容纳茶饮品的密闭储藏空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外杯盖的通孔周壁设有硅胶圈。
所述硅胶圈设有凹槽,硅胶圈通过凹槽套在通孔周边。
所述内杯的杯盖设有提手。
所述内杯为塑胶、玉石、陶瓷或紫砂材质。
所述外杯为不锈钢或塑胶材质。
所述杯盖与内杯杯口螺纹连接,所述外杯盖和托盖与外杯的口部螺纹连接;所述外杯盖和托盖与外杯的底部连接部螺纹连接。
组合状态时,所述内杯与外杯之间存有相对封闭的空间。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时,水杯为双层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热量的散失,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烫手、防破碎的性能;分离使用时,内杯和外杯均可以作为独立的单层杯使用,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使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杯单独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杯单独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硅胶圈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杯、2外杯、3杯盖、4外杯盖、5通孔、6托盖、7密闭储藏空间、8硅胶圈、9凹槽、10提手、11密封件、12密封圈、13相对封闭的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组合式双层水杯,包括分体设置的内杯1与外杯2,内杯的口部设有杯盖3;外杯的口部设有作为双层水杯使用时的外杯盖4和作为单层水杯使用时的托盖6;外杯盖4的顶盖上设有用于内杯口部穿过并固定内杯口部的通孔5,外杯的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托盖6或外杯盖4,所述托盖与外杯的底部连接后形成一可容纳茶饮品的密闭储藏空间7。
进一步:
外杯盖4的通孔5周壁设有硅胶圈8;硅胶圈8设有凹槽9,硅胶圈8通过凹槽套在通孔5周边;外杯和外杯盖之间用密封圈12进行封水。
内杯的杯盖3设有提手10,且在内杯口部和杯盖3之间有密封件11完成封水。
杯盖3与内杯口部螺纹连接,外杯盖4和托盖6与外杯的口部螺纹连接;外杯盖4和托盖6与外杯的底部连接部螺纹连接。
作为双层杯使用的组合状态时,内杯1与外杯2之间存有相对封闭的空间13。
以上所述的内杯可采用塑胶、玉石、陶瓷或紫砂等等其他材料供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做选择;外杯可采用不锈钢或塑胶等其他材料供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做选择。
当双层杯“分离”时,将托盖6上至与外杯口部进行螺旋配合并用密封圈12进行封水。外杯盖4下至与外杯底部连接部螺旋配合作为底托,硅胶圈8此时也起到了防滑垫的作用。外杯即可作为单层杯单独使用。而内杯取出后,也是一个完整的单层杯,可以单独使用,互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组合”时能有保证保温、不烫手、不易破碎的优点,“分离”时又能实现单独使用互不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良伟,未经吴良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泵自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取暖器主机板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