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封严套上封严槽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6139.5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桢;刘生民;陈金平;郝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封严套上封严槽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制造技术,涉及对加工封严套上细小封严槽刀具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种封严套上细小封严槽的结构参见图1,封严槽5的开口宽度a=0.5mm~1.1mm,相邻两个封严槽5形成的封严齿的齿尖宽度b=0.25mm~0.5mm,封严槽5两槽壁的开口角度α=0°~10°,封严槽5的槽深h=1mm~3mm,封严槽5的槽底宽度为e。对于这种细小的封严槽,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加工刀具的尺寸小,自身强度差。当封严套的材质是难加工材料如高温合金、易流合金、离心铸造不锈钢等材料时,由于材料难加工、材质不均匀、夹渣等状况的存在,刀具切削力大,切削环境不稳定。由于刀具自身强度差、刀具受力不均匀等状况会造成车加工时产生刀具蹦刃、断裂等状况,刀具使用寿命很短,往往一把刀不能加工一个合格的封严齿,造成加工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加工封严套上细小封严槽的刀具,以便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降低细小封严槽的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封严套上封严槽的刀具,在封严套4内孔的内圆柱面上加工封严槽5,封严槽5的开口宽度a=0.5mm~1.1mm,相邻两个封严槽5形成的封严齿的齿尖宽度b=0.25mm~0.5mm,封严槽5两槽壁的开口角度α=0°~10°,封严槽5的槽深h=1mm~3mm,封严槽5的槽底宽度为e;该刀具由刀杆1和固定在刀杆上的刀片2组成,其特征在于:刀片2上的刀头3由刀尖与过渡段组成,过渡段的后端与刀片本体连接,过渡段的前端与刀尖的后端连接,刀尖前端主切削刃的宽度m=e,刀尖两侧副切削刃的长度n=(h+0.5)mm,刀尖两侧副切削刃的夹角为α,刀尖右侧副切削刃与过渡段右边缘的转接半径R=1mm~2mm,刀尖的前角为0°±0.5°,刀尖的后角为3.5°±0.5°,刀尖的副前角为0°±0.5°,刀尖的副后角为β/2,β=7°±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工封严套上细小封严槽的刀具,大幅度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降低了细小封严槽的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刀具与原有刀具的对比试验数据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本实用新型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4倍,零件的加工成本下降为原来的5%以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封严套上细小封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刀片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6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