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6314.0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5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周广;冀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据网络设备测试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故常常在被测设备(DUT)与测试终端之间使用集线器(HUB)代替交换机(Switch)。使用HUB的原因在于:HUB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HUB在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也就是说当HUB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信息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这样就为在任意接口连接测试终端进行数据信息监听成为可能。
由于HUB采用的是共享传输线路的方式,是一种无管理疏导的无序工作状态,每个连接在HUB上的设备都会尽可能的抢占通信通道,所以多台设备一起抢占通道时就形成网络堵塞的局面,当数据和用户数量超出一定的限量时,就会造成网络性能的严重衰退。而交换机是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端口送至目的端口,避免了与其它端口发生碰撞,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因此,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交换机已经全部代替了HUB。
但交换机根据端口发送数据信息的特性使得测试终端无法进行数据监听,数据信息分析就无法完成,因此实验环境下还是继续使用HUB。这就造成实验环境与现实应用环境的不一致,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以符合实际应用环境,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交换控制器、监听处理器、监听端口及至少两个交换端口;其中,
所述交换端口,用于外接被测终端;
所述交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被测终端通过所述交换端口发出的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信息路由至目的交换端口,以使所述目的交换端口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与其连接的被测终端;
所述监听处理器,与所述监听端口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监听规则信息,向所述监听端口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监听端口,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监听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发出的数据信息,并将监听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监听端口连接的测试终端。
如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监听端口包括:监听端口处理器、第一连接端口、存储器以及第二连接端口;其中,
第一连接端口,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发出的数据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信息存储至所述存储器中;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连接;
所述监听端口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监听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监听处理器发送的监听控制指令在所述存储器中过滤出符合预设监听条件的数据信息;
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用于外接所述测试终端,将所述符合预设监听条件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测试终端。
如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监听端口的端口速率与所述交换端口的端口速率相同。
如上所述的检测设备,还包括:配置端口;
所述配置端口,用于外接配置终端,将所述配置终端发送的所述监听规则信息转发至所述监听处理器。
如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配置终端与所述测试终端为同一终端。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设备、测试终端以及至少两个被测终端;其中,
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交换控制器、监听处理器、监听端口及至少两个交换端口;所述交换端口与所述被测终端连接;所述交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被测终端通过所述交换端口发出的数据包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包数据信息路由至目的交换端口,以使所述目的交换端口将所述数据包数据信息传输至与其连接的被测终端;所述监听处理器,与所述监听端口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监听规则信息,向所述监听端口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监听端口,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监听所述至少两个交换端口发出的数据包数据信息,并将监听到的数据包数据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监听端口连接的所述测试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6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