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监视导管的鼻咽通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7635.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邹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德伟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1;A61B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赵美英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监视 导管 鼻咽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监视导管的鼻咽通气管,是作为人工气道通气应用于辅助呼吸或手术麻醉的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鼻咽通气道是经鼻腔插入咽腔的一种人工气道,它的作用是解除或缓解患者上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鼻咽通气道一般由软硅胶或塑料材料制成,呈弧形的管状,可顺应人体鼻咽腔的生理结构,软硬度适中,长度与人体鼻腔到口咽腔的距离相当。鼻咽通气管端口为斜口,插入时可减少与鼻腔组织的摩擦,利于通过鼻腔。
鼻咽通气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受到医务工作者和医疗器械行业的极大关注,但是普通鼻咽通气管结构和功能简单。近些年来,为满足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要求,对鼻咽通气管的结构改进日益增加,有关鼻咽通气管的结构由如下专利文献报道:
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120078889.7(授权公告日 2011年10月05日)公开了一种侧孔型鼻咽通气道,包括弧形结构的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形成环形结构的翼缘,另一端为咽端,咽端的端口设置为斜口结构,导气管上均布有多个侧孔(最佳为6~8 个)。
该侧孔型鼻咽道气道实用新型的优点:在置入鼻腔过程中,可减小导气管的管壁与鼻腔组织之间的摩擦,从而有利于置入并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损伤,置入固定后还可减少其导气管的管壁对鼻腔黏膜的压迫和刺激,从而减轻因导气管的管壁对鼻腔粘膜的压迫所致鼻腔黏膜缺血性损伤,减少鼻腔感染机会,靠近咽端的侧孔在置入过深或咽端通气孔阻塞时能保持正常通气,保留时间较长,利于拔出,患者容易耐受,操作者使用。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220164179.0(授权公告日 2012年12月12日)公开了一种引导型鼻咽通气道,它包括引导管、鼻咽通气导管与引导丝,所述引导管为近似圆锥形的柔性管体,鼻咽通气导管为圆柱状的管体,在引导管的小头端固定有所述的引导丝,所述鼻咽通气导管的头端插入引导管的管孔内,在鼻咽通气导管的壁体内具有沿着鼻咽通气导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引导丝穿过孔,所述引导丝的前端部穿过引导管的管孔后位于引导管的大头端外部,且引导丝的中段从引导丝穿过孔内穿过。
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提高了一次置入的成功率,减少了鼻腔粘膜损伤和出血的发生率,且置入的引导管可被鼻咽通气导管扩张,因此并不会影响正常通气。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0720181523.6(授权公告日 2008年08月20日)公开了一种吸氧型鼻咽通气导管,是一种通过鼻腔置入食道上部单能给病人输氧通气的管道。其特征是该导管包括通气导管、食道封堵套囊、输氧管道、监测导管,通气导管是该吸氧型鼻咽通气道管的主管体,其前端封闭成锥形盲端,在通气导管的前1/3处至气囊上方的管周有数个侧孔。输氧导管与监视导管在通气导管的管壁内,其走向与通气导管与通气导管的纵轴走向一致。
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锥形盲端方便插入,对粘膜损伤小;食道封堵套囊既可固定导管位置又可将食道与气道分隔开从而防止食管返流、减少误吸;特有的输氧导管设置实现了给氧同时也能吸痰;监视导管可随时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O2浓度及CO2浓度,增强病人安全性;数个侧孔更加有效实现通气功能,减少传统鼻咽通气道管前端斜开口贴在粘膜上无法正常通气的弊端。
但是,上述3种鼻咽通气管存在如下共同缺陷:(1)鼻咽通气管接口为翼缘型,无法固定吸氧管;(2)监视导管与吸氧管和吸痰管共用同一腔道,无法同时的操作;(3)无监视管接口,不能随时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O2浓度及CO2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洁,安装工艺简单的一种带有监视导管的鼻咽通气管,其具有可灵活旋转接头,可以同时连接输氧管、吸痰管和监视导管,从而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监视导管的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接头,衬套,通气管,监视导管和公接头组成,所述监视导管,其贯穿于接头,衬套和通气管之中,其中接头通过固定件与监视导管连接,监视导管远端处设有一公接头,公接头通过粘接或注塑的方式与监视导管连接为一体。
所述的固定件,其结构设计为分体式的两个环状套口固定件,其两个环状套口的内径均与监视导管的外径相同,或结构设计为两个环状套口连接为一体固定件,其两个环状套口,其一个环状套口的内径与监视导管的外径相同,另一个与接头下口的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德伟,未经邹德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7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