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貂用层叠式笼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7863.X | 申请日: | 2013-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娟;王彩丽;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1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貂用 层叠 式笼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貂用层叠式笼具。
背景技术:
特种动物养殖是畜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貂、护理,兔子等动物的养殖,均属于特种动物养殖。特种动物的养殖中,养貂的收益很大。所以,养貂户大范围出现。貂无盲肠且小肠很短(为体长的四倍),胃亦很少。这种特征决定貂需少量多餐,平均日摄食量为40-55克,每次摄食间隔为3小时。另外,由于貂性情凶猛,活动敏捷,所以,貂的养殖不适合群养,通常一个养殖笼具中养殖一只或两只,以一只为宜,以避免彼此抓伤皮毛,对养殖户造成损失。传统的养貂笼具,为减少占地面积,也有采用层叠式养殖方式的,但是笼具多为方体型结构,相邻两个笼具之间的貂能够互相隔着笼具彼此抓咬,若将两个笼具之间间隔开,则又增加了占地面积,此外,方体状的笼具层叠起来,粪便的收集问题解决不易,因此,通常需要在每层笼具的下方设置斜板用于导粪,结构复杂且清理不易。鉴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貂相互之间的抓咬,且可统一收集粪便的一种养貂用层叠式笼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貂相互之间的抓咬,且可统一收集粪便的一种养貂用层叠式笼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貂用层叠式笼具,包括顶盖和底板,顶盖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围栏,围栏呈圆筒状,围栏上设置有笼门,笼门与围栏之间合页连接,围栏与顶盖、底板之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顶盖、所述底板呈圆环状,顶盖与底板的形状相同且表面积等大,底板上设置有插合件,插合件贯穿于顶盖与底板,底板的下部设置有导粪斗,导粪斗为倒置的锥台状,导粪斗的下部设置有导粪管,插合件,导粪管均为中空的圆管,导粪管的管径小于插合件的管径,导粪斗的外缘与底板的外缘之间固定连接,导粪管与导粪斗的下部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顶盖的上部设置有品字形排列的固定件,所述导粪斗的外壁上设置有品字形排列的支撑柱,相邻两个层叠式笼具之间的插合件与导粪管之间插接固定、相邻两个层叠式笼具之间的支撑柱与固定件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围栏,所述顶盖、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透孔,透孔的形状为圆形,栅格,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顶盖上固定有固定件,固定件呈圆柱状,圆心处设置有凹槽,固定件的外壁设置螺纹,支撑柱与凹槽之间插接固定,固定件的外壁有与之匹配的套管,套管套接在支撑柱上,在支撑柱插入凹槽后,套管与固定件之间螺纹连接,进而锁紧固定了支撑柱。
导粪管的高度高于插合件的高度。
插合件的外壁,围栏,底板之间形成空间即为貂的生活区。
最底层的导粪管上可以插合连接导粪弯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貂相互之间的抓咬,且可统一收集粪便,具体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多个笼具依次叠置,通过导粪管与插合件的插接,支撑柱与固定件的固定来实现多层层叠结构,貂在顺笼门放入到笼具内后(每个笼具内放入一只),将笼门关闭并锁紧固定在围栏上,貂排泄的粪便,顺着底板的透孔漏到导粪斗内,在顺着导粪斗漏入到导粪管内,再顺着导粪管漏入到下层笼具的插合件内,自笼具最上层开始至最底层,粪便依次导出,而且,导粪管,导粪斗,插合件形成的粪便通道是密闭的,卫生状况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笼门 2、顶盖 3、插合件
4、底板 5、导粪斗 6、导粪管
7、支撑柱 8、固定件 9、集粪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职业学院,未经黑龙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7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