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能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118.7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生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F24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能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深层地热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热能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运转,例如:发电、供暖、制冷等,主要以燃烧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随着对这些化石能源的长期且不间断使用,造成了这些化石能源的可开采储存量大大减少;并且这些化石能源的大量减少也致使其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且燃烧石油、煤炭这些化石能源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寻找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全球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为了寻找新的能源,许多国家将目标转向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开始对地热能进行研究与开采。地热能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洁净能源。相关技术利用地热能的装置,多是以地下热水为载体,但是大量利用地下热水会使地面沉降。可以采用地下热水回灌的方式解决地面沉降的问题,但是由于地层压力较大,地下热水的回灌往往是失败的,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装置,能够有效的利用地热能,避免产生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热能源装置,包括:套管、衬管以及出气管道;
套管为密封管,衬管置于套管内,且套管与衬管之间设置有间隙,衬管的底部与套管的底部相通;
衬管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用于蒸汽的输出;
出气管道的一端穿过套管,与出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地热能的装置,包括:套管、衬管以及出气管道;该套管为密封管,能够使热能更好的传递,衬管置于套管内,且环距套管内侧留有间隙,用于分离液体和气体,其底部与套管的底部相通,用于液体能够流入衬管内;衬管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用于蒸汽的输出;出气管道的一端穿过套管与出气口连接,用于蒸汽的输出。在地热的环境下,流入衬管内的液体会被地热能加热,变为气体,迅速上升,通过衬管上端的出气口传递地热能,从而有效的利用了地热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热能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地热能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11、衬管12以及出气管道13;该套管11为密封管,能够更好的传递热量,衬管12置于套管11内,且环距套管11内侧留有间隙,用于分离液体和气体,其底部与套管11的底部相通,用于液体能够流入衬管12内;衬管12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用于蒸汽的输出;出气管道13的一端穿过套管与出气口连接。在地热的环境下,流入衬管12内的液体会被地热能加热,变为气体,并通过衬管12上端的出气口传递地热能,从而有效的利用了地热能。
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钻井、测井,掌握地层温度,不同的区域的地温也不同,因为地温梯度的差异,不同的地区达到同一个温度需要钻井的深度也会不一样,本实施例中,优选使井底温度达到100度以上,只要满足这个条件,本实施例对地域和钻井需要的深度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套管11使用7寸石油套管11,具体的,在地下深入7寸石油套管11,将套管11内的空气抽走,然后向套管11内注入蒸馏水,套管11底部和衬管12底部相通,在地热大于100℃环境下,蒸馏水会蒸发为气体,并迅速上升,然后通过衬管12中的出气口经由出气管道13传递热量。其中,优选的液体为蒸馏水,蒸馏水中无杂质,不腐蚀衬管,且不会留下杂质在套管11中,价格便宜,适合工业运转。具体的,液体也可以是水,也可以是乙醇。
优选的,可以用真空机抽取套管11内的空气,将套管11内的负压抽取为10-1pa-10-3pa之间的任意值,在真空的状态下,气体能以声音的速度迅速上升并通过套管11上端的开口进行热量传递,能够最小化的减小热量的损失。
本实施例中,衬管12与套管11相匹配,将衬管12置于套管11内主要是使液体和气体分离开。优选的,该衬管12为厚度为0.7毫米的不锈钢板,且设置在套管11内,且与套管11之间设置的间隙为3毫米。具体的,衬管环距套管11内侧间距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生,未经刘建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