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509.9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魏晓丽;曹琳;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尺寸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鼓零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应用在盘鼓类零件盘槽中心距的检测过程中。
背景技术:
盘鼓类零件作为发动机的核心转子件,加工要求高,产品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但传统的盘中心距检测方法,需要利用转接器,检测测具、检测对比用标准件,综合评价,涉及到检测环节多,各检测工具的制造误差,都会对最终的检测环节有一定的影响,累积误差大。如何利用高精度的检测设备,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这是需要改进的方向。
特别是盘槽中心距往往是衡量盘制造技术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中心距公差要求小,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利用测具、标准件进行参照测量,检测过程需要使用转接器,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由于检测涉及到的环节多,累积误差也相对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为了解决盘鼓类零件加工中检测环节过多,累积误差大的问题,对检测环节及转接器结构进行改进,提高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盘槽类零件安放到三坐标测量机上,改进转接器的一端与盘槽类零件第1~3级盘槽的槽内工作面相对应,改进转接器的另一端与三坐标测量机连接;
改进转接器包括:测量挡板、零件槽底定位销子、检测钉、垫圈、插销、止动销,具体结构如下:
测量挡板的中心孔一端插装零件槽底定位销子,测量挡板的中心孔另一端插装检测钉,在检测钉的帽与测量挡板之间安装垫圈,检测钉的侧面通过测量挡板侧面插装的止动销固定,零件槽底定位销子的侧面通过测量挡板侧面插装的插销固定,零件槽底定位销子伸至与待测盘槽底面相抵触,从而保证转接器的测量面与零件槽内工作面向配合。
所述的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转接器的长度为25mm。
所述的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转接器测量面为测量球面。
所述的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与待测盘槽底面相抵触的零件槽底定位销子表面为球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测具底座的平面度、标准件测量面的垂直度以及转接器与槽内工作面的配合精度,直接影响最终中心距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接器结构的更改,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直接得出检测结论,不再使用传统测具及标准件,从而减少了检测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检测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专用转接器结合三坐标测量机直接测量得出结论,实现了中心距尺寸的精密测量,中心距尺寸的合格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5%以上。
3、本实用新型检测技术及检测理念可以推广到盘鼓类零件中心距的检测中,可以提高盘鼓类零件中心距尺寸的检测精度。特别是用于CFM56—3增压级鼓筒件1—3级盘中心距的检测中,检测精度可以保证与检测结论相差在0.01mm之内,实现零件中心距尺寸的精密检测,市场前景很广阔。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SNECMA鼓筒盘槽中心距尺寸示意图。其中,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改进前使用测具、标准件检测盘槽中心距的示意图。
图3为改进后使用转接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盘槽中心距的示意图。
图4为改进前检测中心距用转接器示意图。
图5(a)-图5(b)为长度缩短后的专用中心距检测用转接器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侧视图。
图中,1测量挡板;2定位销子;3检测钉;4垫圈;5插销;6止动销;7传统转接器;8测量表;9测具;10盘槽类零件;11三坐标测量机;12改进转接器;13测量平面;14测量球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b)所示,以CFM56—3增压级鼓筒为例,该鼓筒是第1~3级盘槽需要一次拉削的鼓筒类零件,在SNECMA鼓筒盘槽零件拉削后必须保证第1~3级盘槽中心距尺寸均应保证尺寸
如图2所示,盘槽类零件10设置于测具9上,传统转接器7的一端与第1~3级盘槽相对应,传统转接器7的另一端与测量表8连接。在盘槽类零件中心距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测具、标准件,每个检测环节都会给检测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瓶在线加热称重车
- 下一篇:一种蒸汽空气阀开启压力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