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593.4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激光器 芯片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电光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在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在出厂之前都要进行性能参数测试,通过一系列测试,可以研究半导体激光器的失效机制和可靠性,为改进半导体激光器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在测试过程中,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一致性,要求每台激光器的温度控制一致性在一定范围,体现在设计上有两个方面:第一,需要设计合理的温度控制装置,保证所有激光器的散热和加热一致;第二,需要设计合理的方式来按压器件,保证每个器件受力均匀,使每个器件与散热片之间的热阻一致以达到温度的一致。同时半导体激光器测试系统还需要对激光器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较长期监控,由于每台激光器都需要进行长期测试,产品量产后测试的工作量极大,因此为了满足工程需要,要求一台设备能同时快速测试多台激光器。
目前国内外多家机构对半导体激光器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国外的如ILX、Yelo等公司,在半导体激光器测试系统上有多年的经验。国内在半导体激光器行业整体起步较晚,水平较国外有一定差距,大多还处在理论阶段,走在前列的如西安炬光科技公司,在老化寿命测试系统上申请了多篇专利(CN102519709A、CN102520336A等),但普遍采用手动安装方式,测量效率较低。按压激光器的方法多采用橡胶和弹簧螺丝,但橡胶本身存在老化问题,一旦橡胶失效,而系统又无法监测自动断电,激光器很容易死亡,损失不可估量。而弹簧螺丝与激光器之间是点接触,压力也不够均匀,不能达到温度一致性的要求,而且设计上的微小误差可能导致器件压偏,整个设计也将作废,增加了设计成本。又由于测试人员的差别,手动安装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无形中增加较多测量的误差,甚至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激光器死亡,对于半导体激光器的生产和研发都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测试装置,包括两条垂直导轨,所述垂直导轨上安装有电路板和氧化绝缘铜件,所述氧化绝缘铜件通过螺丝安装在滑动模块上,所述垂直导轨安装在下方的铜基上,所述铜基上固定有不锈钢立柱、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和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机械件,所述不锈钢立柱上套有弹簧,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弹簧探针,所述弹簧探针下方安装有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并且每台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上方有两根所述弹簧探针,所述弹簧探针分别压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正极和负极,正负极分别接在导体和处,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上方设置有半球形气囊,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发射的光轨迹上设置有积分球阵列,所述积分球阵列上的积分球安装在所述铜基上。
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气囊为轻质气囊并且通过螺柱安装在一块空气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压板内部设置有气体主管道,所述气体主管道通过螺纹孔为每个半球形气囊供气,在所述气体主管道的进气口处安装有压力计。
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气囊充气后均匀的压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铜基上可并排安装几十至几百台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
优选的,每台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上方设置有2-4根所述弹簧探针,每组所述弹簧探针在所述电路板上采用串联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进气端连接有电磁阀,并通过计算机终端测试软件进行状态控制。
优选的,在所述铜基上均匀的设置有加热棒、循环水管道和热电偶安装孔,在所述热电偶安装孔内安装测温热电偶或热电阻。
优选的,所述积分球阵列下方安装有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通过排线连接所述电路板。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该装置可以自动可靠的安装多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提高了测试效率与测试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探针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空气压板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气囊机械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功率监测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