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风冷装置的节能型金属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646.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宏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装置 节能型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用金属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风冷装置的节能型金属模。
背景技术
为节能减排各种型号的汽、柴油车辆都增设了增压器,但在铸造增压器的铝合金压气机壳时为保证下模中央的工艺温度、提高工效,在下模中央增设了油冷装置,对下模进行冷却,可油冷装置的投资高、能耗大、安装难度与维持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风冷装置的节能型金属模,节能节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风冷装置的节能型金属模,包括下金属模,散热机构、风冷机构。
所述下金属模0中设置有电加热管2与中央模型块3。
所述散热机构设置有散热片4、散热道1,散热道1的外侧口设置有风门01,所述散热片4与中央模型块3是整体结构。
所述风冷机构设置有风嘴5,风管6,热电偶7,电磁阀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电加热管对下金属模进行铸造前的工艺序加热;采用设置于中央模型块下部的散热片、散热道替代油冷散热面,对中央模型块在连续铸造后的超指标温度进行自然散热,排放热量;采用设置于散热道口的风门控制铸造前工艺序加热时的热量流失;采用设置于散热片下部的风嘴用压缩空气对散热片进行强风冷却,提高散热速度;采用设置于下金属模中的热电偶对中央模型块进行温度测验,用温控仪对输入风嘴的压缩空气进行控制,满足中央模型块的工艺要求,提高工效,投资低、能耗少,节能节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中,包括下金属模0、风门01、散热道1、电加热管2、中央模型块3、散热片4、风嘴5、风管6、热电偶7、电磁阀8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风冷装置的节能型金属模,包括下金属模,散热机构、风冷机构。
所述下金属模0中设置有电加热管2、中央模型块3。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片4、散热道1、风门01,所述散热片4设置于中央模型块3的下部,与中央模型块3是整体结构;散热道1设置于下金属模0的下部散热片4的外侧,风门01设置于下金属模0的外侧散热道1的口上,风门01能上下开启、关闭。
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风嘴5、风管6、热电偶7、电磁阀8;风嘴5设置于散热片4的下部,风管6设置于下金属模0中,风嘴5与风管6、电磁阀8连接;热电偶7设置于下金属模0中,连接至中央模型块3中。
本技术采用电加热管对下金属模进行铸造前的工艺序加热,连续铸造后打开风门,使超指标温度进行自然散热,排放热量;当温控仪的热电偶测验到中央模型块的温度仍超标时,就会开启电磁阀,采用设置于散热片下部的风嘴用压缩空气对散热片进行强风冷却,提高散热速度,满足中央模型块的工艺要求,提高工效,节能节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宏,未经邵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芯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全自动后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