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聚烯烃管道的热熔承插焊接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9268.X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钦;殷鸿运;王存奇;林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烯烃 管道 热熔承插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口径聚烯烃管道的热熔承插焊接模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口径塑料管道及塑钢复合管道全面推广应用。一方面大口径的塑钢复合管道使用传统的电熔焊接与机械连接,不但成本昂贵,且接口质量没有保证;另一方面由于聚丙烯的材料性质决定了其不易采用电熔连接,只能采用热熔焊接或柔性承插连接,但聚丙烯PP材料脆性大,热熔焊接的焊接面较窄,所以大口径聚丙烯PP管道被开发应用于市政雨水收集与排污系统时,极容易造成接口漏水。
因此大口径聚烯烃管道热熔承插焊接技术的成功发明与应用有效解决了大口径塑钢复合管、聚丙烯PP管道以及其它大口径聚烯烃管道的焊接,既保证接口质量,又降低了成本。目前,用于大口径聚烯烃管道热熔承插焊接的模头,结构复杂,凹模与凸模的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大口径聚烯烃材料的热熔承插焊接模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口径聚烯烃管道的热熔承插焊接模头,其包括加热板、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和凸模相对设置在加热板的两侧,所述凹模一端的型腔与管材的外壁连接,凸模一端的外侧壁与管件的内壁连接,所述加热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三个以上呈圆周均匀排列的快速夹头,凹模和凸模通过快速夹头夹紧固定在加热板的两侧。
所述凹模和凸模与加热板贴合的一侧均设有法兰,加热板一侧的快速夹头夹持在凹模的法兰端面上,加热板另一侧的快速夹头夹持在凸模的法兰端面上。
所述加热板的两侧均设有两组以上呈圆周均匀排列的固定孔,两组固定孔形成直径不同的两个同心圆,所述快速夹头通过螺杆固定在固定孔上。两组以上的固定孔,使得快速夹头可以用于固定不同规格的凹模和凸模。
所述凹模型腔的端口内径大于所述管材的外径,这样方便管材插入凹模的型腔中。
所述凸模外侧壁端口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件的内径,这样方便凸模插入管件中。
所述加热板的上部设有提手。通过提手方便上提加热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快速夹头来固定凹模和凸模,不仅拆装方便,而且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管件和管材的热熔承插焊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既保证了接口的质量,又降低了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大口径聚乙烯、聚丙烯等管道的焊接。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板1、凹模2和凸模3,所述凹模2和凸模3相对设置在加热板1的两侧,所述凹模2一端的型腔与管材的外壁连接,凸模3一端的外侧壁与管件的内壁连接,所述加热板1的两侧均固定有三个以上呈圆周均匀排列的快速夹头4,凹模2和凸模3通过快速夹头4夹紧固定在加热板1的两侧。
所述凹模2和凸模3与加热板1贴合的一侧均设有法兰21、31,加热板1一侧的快速夹头4夹持在凹模2的法兰21端面上,加热板1另一侧的快速夹头4夹持在凸模3的法兰31端面上。
所述加热板1的两侧均设有两组以上呈圆周均匀排列的固定孔5,两组固定孔5形成直径不同的两个同心圆,所述快速夹头4通过螺杆固定在固定孔5上。两组以上的固定孔5,使得快速夹头4可以用于固定不同规格的凹模2和凸模3。
所述凹模2型腔的端口内径大于所述管材的外径,这样方便管材插入凹模2的型腔中。
所述凸模3外侧壁端口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件的内径,这样方便凸模3插入管件中。
所述加热板1的上部设有提手6。通过提手6方便上提加热板1。
本实用型的热熔承插焊接模头使用时,由于在模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管材的夹具和固定管件的夹具,管材与管件已具有很高的同轴度,在安装凹模2时,预先通过快速夹头4预夹紧凹模2,再来调整凹模2与管材的同轴度,调整完毕后,再最终夹紧凹模2。同理,在安装凸模3时,预先通过快速夹头4预夹紧凸模3,再来调整凸模3与管件的同轴度,调整完毕后,再最终夹紧凸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92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线防火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铅汽车专用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