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9367.8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0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卫;孟祥林;黄晓军;张丽;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04;B04C5/081;B04C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进口 出口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程非均相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气固(液)混合物进行连续分离,尤其要求单台处理量大、阻力低且需分离效率高的工况条件的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气态非均一系,在作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气固分离设备。由于颗粒所受的离心力远远大于重力和惯性力,所以旋风分离器能经济地分离的最小粒径可达到5~10μm。此外,旋风分离器结构比较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性能稳定,又不受含尘气体的浓度、温度、物性等限制,且造价较低,所以已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环保及冶金等工业生产中。
由于旋风分离器内的气流运动极为复杂,属于三维湍流的强旋流,因此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型式将直接影响分离性能。二次涡流在旋风分离器中普遍存在,它由轴向速度与径向速度构成,二次涡流对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尤其是对分离效率影响较大。几个影响旋风效率的二次涡流主要集中在旋风的头部(即旋风筒体以上部分), 如“上涡流(或称短路流) ”, 旋风除尘器顶盖、排气管外面与筒体内壁之间,由于径向速度与轴向速度的存在,将形成局部涡流(上涡流),夹带着相当数量的尘粒向中心流动,并沿排气管外表面下降,最后随中心上升气流逸出排气管,影响了分离效率。再如“纵向旋涡流”,是以旋风除尘器内、外旋流分界面为中心的器内再循环而形成的纵向流动。由于排气管内的有效流通截面小于排气管管端以下内旋流的有效流通截面,因此在排气管管端处产生节流效应,从而使排气管管端附近的气体径向速度大大提高,致使气体对大颗粒的曳力超过了颗粒所受的离心力,而造成“短路”,影响了分离性能。因此实现尽量消除主要二次涡流的旋风头部结构是提高旋风分离效率的主要方向。
目前旋风分离器结构型式繁多,大多数的旋风针对消除主要二次涡流的结构并不鲜明,因而对细颗粒的分离效果不佳。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577970Y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旋风分离器,但是该旋风分离器内件较为复杂,对较大颗粒分离具有一定效果,但消除主要的二次涡流的结构不明确,因此对于较细颗粒分离效果不佳。此外,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422757A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旋风分离器,该旋风分离器采用了排气管下部的开锥口的结构,较明显地减小了上涡流的影响,对细颗粒的分离效率有较大提高,但其纵向旋涡流的影响仍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尤其适用于要求单台处理量大、阻力低且需要分离效率高的工况条件,能够消除二次涡流,旋风效率高、旋风阻力低、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易于耐磨衬里且成本较低的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筒体,所述旋风筒体的下端依次设有锥体、中间灰斗和排污口,所述旋风筒体的上端设有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分别布置与旋风筒体上的左进气口和右进气口,所述左进气口和右进气口分别沿着旋风筒体的切线方向布置且两者相对旋风筒体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左进气口、右进气口与旋风筒体之间的连通处分别设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左进气口、右进气口的进气分别经过弧形导流板导流后进入旋风筒体内部,所述弧形导流板的顶部与旋风筒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外管、连接件和排气内管,所述排气内管插设布置于排气外管中且通过连接件与排气外管相连,所述排气内管与排气外管同轴布置,所述排气外管由相互连接的外管筒和外锥形管组成,所述排气内管由相互连接的内管筒和内锥形管组成,所述外管筒通过连接件与内管筒相连,所述内锥形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槽孔。
所述旋风筒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左进气口、右进气口一一对应的开口,所述左进气口、右进气口分别通过对应的开口与旋风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弧形导流板分别布置于开口的一侧,所述开口为梯形口。
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圆心角α大小为0~25°;所述左进气口、右进气口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与短边之间的比值为1.5~3.0,所述长方形的面积与旋风筒体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为0.19~0.32;所述间隙的宽度与所述长方形的长边长度之间的比值为0.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9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