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0825.X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7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许伟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武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预应力 混凝土 波形 移动式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一种挡土、护坡等建筑围护结构,主要涉及一系列锚固式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波形板桩和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波形板桩的预应力张拉装置以及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波形板桩模具的自动开闭装置,特别是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是一种应用于挡土、护坡、建筑围护等土木工程领域的新型混凝土预制件。
目前国外混凝土波型板桩及国内相近产品的现有生产工艺多采用固定式台座法模具,其缺点如下:
1、传统模具使用固定式台座法生产不可移动,产能低。
2、传统模具使用固定式台座法生产蒸汽养护方式局限。
3、传统模具张拉力保持过程中利用设备恒压维持压力,无法进行机械锁定,不可避免的出现的张拉行程回缩,影响整体性能。
4、传统模具拆模时需切断预应力主筋剥离隔板导致拆模过程繁琐。
5、传统模具磨损周期短,维修工程量大影响生产时间长。
6、传统模具过长在生产等过程中边模易变形。
7、传统模具振动成形密实过程中接触面和振幅有限导致整体密实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该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方便制得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
本实用新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模和与底模侧部铰接的卯侧边模、榫侧边模,所述底模两端头部设有张拉端固定板和固定端固定板,所述底模为以形成相应波型板桩内壁的成形底板,所述卯侧边模设有凸出的隼头部份以对应波型板桩的卯槽,所述隼侧边模设有凹入部份以对应波型板桩的榫头,所述卯侧边模和榫侧边模闭合时形成一个顶部开口以用于注入混凝土搅拌料。
上述底模底部设有由槽钢制成的底座。
上述卯侧边模与榫侧边模侧边间隔设有拉环,以在自动开闭装置实现自动开合模。
上述张拉端固定板包括三个U型开口的卡槽,以方便放入和拆除张拉螺杆,所述张拉端固定板内侧设有三角形筋板以进行加固。
上述固定端固定板上设有圆形孔,以用于锚固螺丝穿过与锚固件相连锁紧,固定端固定板外侧设有筋板以进行加固。
上述两侧边模上设有可拆除的紧模螺杆。
本实用新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工作时,将两端张拉端固定板和固定端固定板安装好,两侧边模经过铰接合模,在底模、边模与端板形成一个波型板桩形状的内腔,从边模上端开口往内腔中注入混凝土搅拌料。该整体模具可以方便移动至振动平台振动密实,并可将多组模具同池进行蒸汽养护,节能效果明显,所述模具的独立性和移动性可实现循环机组流水作业,能大幅提高了产能。
本实用新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的优点:模具的独主性和移动性可实现整体振动成型使整体密实效果更理想;模具采用多组模具同池进行蒸汽养护,节能效果明显,同时保证了混凝土产品的整体强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闭合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张开截面图;
图3是张拉端固定板立体;
图4是张拉端固定板立面及侧面图;
图5是固定端固定板立面图;
图6是模具侧视图;
图7是模具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的移动式成型模具,包括有底模1和与底模1侧部铰接的卯侧边模2、榫侧边模3,所述底模两端头部设有张拉端固定板4和固定端固定板5,所述底模1为以形成相应波型板桩内壁的成形底板,所述卯侧边模设有凸出的隼头部份201以对应波型板桩的卯槽,所述隼侧边模3设有凹入部份301以对应波型板桩的榫头,所述卯侧边模和榫侧边模闭合时形成一个顶部开口以用于注入混凝土搅拌料。卯侧边模2、榫侧边模3通过铰接销10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武,未经张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0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下一篇: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