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010.3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1/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车警示装置,特别涉及通过判断待检测影像是否与警示影像一致从而控制警示单元发出警示提醒的一种行车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长途行车中,由于驾车动作的单一性,或是因为天气以及疲劳驾驶产生的疲劳,驾驶者很容易发生打盹现象。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进而使得驾驶者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虽然在法律条文上明确规定严禁疲劳后驾驶车辆,但仍有很多存在侥幸心理驾驶者进行疲劳后驾车,所以在行为上很难对此类行为进行约束。
因此,本发明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创作设计及专业制造经验,积极地针对行车警示装置进行研究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下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警示装置,如此,可在很大程度上使驾驶者处于清醒状态,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基于温度自动调整转向的风扇,包括: 摄像单元用以持续摄取一驾驶者的影像,定义为待检测影像;设定模块,所述设定模块包括第一、第二设定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单元用以设定一警示影像,所述第二设定单元用以设定一预设时间段;计时单元用以计时,其中,所述待检测影像与所述警示影像一致时,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警示单元,其中,所述警示单元在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后,所述计时单元的计时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时间段时,所述警示单元发出警示提醒。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预设时间段是至少3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警示影像为所述驾驶者闭上眼睛时所述摄像单元所摄取的影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待检测影像为所述摄像单元持续摄取所述驾驶者眼睛部位的影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警示单元是发光单元,所述警示提醒是警示光芒。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警示单元是喇叭单元,所述警示提醒是警示声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更包括一测速单元用以测量所述驾驶者所在的车辆的行驶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测速单元包括卫星定位系统,陀螺仪,二维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三维加速度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测速单元测量到所述驾驶者所在的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0时,所述行车警示装置将被启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测速单元测量到所述驾驶者所在的车辆的行驶速度等于0时,所述行车警示装置将被关闭。
综上所述,于实务中,警示装置可通过判断待检测影像是否与警示影像一致从而控制警示单元发出警示提醒,如此,可在很大程度上使驾驶者处于清醒状态,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露书主要提供一种行车警示装置,借由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车警示装置可通过判断待检测影像是否与警示影像一致从而控制警示单元发出警示提醒,如此,可在很大程度上使驾驶者处于清醒状态,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以下,将配合参考图式所显示之一较佳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功效;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车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单元用以持续摄取一驾驶者的影像,定义为待检测影像;设定模块,所述设定模块包括第一、第二设定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单元用以设定一警示影像,所述第二设定单元用以设定一预设时间段;计时单元用以计时,其中,所述待检测影像与所述警示影像一致时,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警示单元,其中,所述警示单元在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后,所述计时单元的计时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时间段时,所述警示单元发出警示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