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补液型极化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428.4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东 |
主分类号: | G01N17/04 | 分类号: | G01N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补液 极化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探头涉及埋地管道阴极保护中极化电位的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有专用智能液控系统与定向补液装置。在不开挖的情况下能及时探测并补充探头内部电解质;可用于干旱少雨、山区、沙漠地带等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作为新型可更换电解液的产品极大的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了投入成本。
背景技术
管道阴极保护是为防止钢管道腐蚀而广泛采用的技术,极化电位的测量是实施这种技术最重要的控制参数,采用普通参比电极和常规方法以及断电测量法测定地埋管道的极化电位,但由于一般在下正常运转的管道工程上进行断电测量及存在误差较大等问题大多难以实现。为克服管道测量极化电位诸多不确定因素,也为更能方便精确测量管道极化电位,特提出本新型智能补液极化探头。基于极化探头内部电解液损失快不利于长期使用,为解决探头内部电解液缺失问题,特提出一种新型智能补液型极化探头。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实施断电电位测量及管道极化电位测量,实现了杂散电流干扰的管段、用常规方法无法进行极化电位测量区域的数据测试,而测试数据更为精准。探头内部采用专用液控系统及智能补液装置,当电解质减少到一定阈值时,可以通过补液装置重新激活探头,从根本上解决了极化探头使用长效性难题;通过内部所设单向阀控制,形成探头内部封闭式循环,有效防止测试电极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能在管道不进行断电的情况下进行计划电位的测量,并能避免土壤IR降的影响,提高管道检测效率,测试数据更加精准,采用专用液控系统及智能补液装置,使其具有长效性、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补液型极化探头。
本实用新型极化探头不仅可以测量极化电位,还可以模拟测量管道的自然电位。极化探头内部设有智能补液装置,并在不开挖的情况下能准确测试极化探头内部电解质物化损失情况。内部采用专用液控系统及智能补液装置,当电解质减少到一定阈值时,可以通过补液装置重新激活探头,从根本上解决了极化探头使用长效性难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缆线1、定向补液管2、顶盖3、密封胶4、单向阀5、阈值报警器6、铜电极7、离子饱和电解质8、液位计9、微孔半透膜10、自然腐蚀电极11、压紧盖12、定向排气管13、连接柱14、单向阀15、密封垫16、贯穿孔17、固定架18、连通孔19、极化电极20。所述电极棒6直接贯穿于装有饱和电解质7外腔底部,另一端与电缆线相连接;所述连接柱14两端贯穿上下腔,上部与测试线电连接密封,下部与极化电极20采用双测试头、平衡螺旋压紧方式固定下腔内,不仅可以测量极化电位外,还可以模拟测量管道的自然电位;极化电极取螺旋压紧方式固定,便于拆卸清洗微孔半透膜,使其具有更好的导通性。
作为优选,探头包括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安 装电极电连接、电极固定模块、测试线电连接、上盖,上腔体内装有环氧树脂;所述中腔体内装有参比电极、智能液控装置、阈值报警开关,定向补液装置,中腔体内装有饱和电解液、智能液控系统、单向补液装置;下腔体内装有自然腐蚀电极、极化电极、微孔半渗膜及压紧盖;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之间有独立上下贯穿孔。
作为优选,探头内部液控系统包括液位阈值开关、阈值报警装置。
作为优选,探头内部装有定向补液、排气自控装置;定向补液管与定向排气管通过内部所设单向阀控制,使探头内部形成封闭式内循环。
作为优选,内置电解液为饱和硫酸铜溶液、电极为T2铜电极。
作为优选,探头底部可拆卸螺旋型固定盖。
作为优选,探头内部各腔体间的独立上下贯穿孔。
作为优选,探头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之间有独立上下贯穿孔;自然腐蚀电极和极化电极引线经贯穿孔穿出至上腔体,测试电极与探头内部绝缘,只通过探头底部微孔半渗膜与外界构成测量通路。
本实用新型能在管道不进行断电的情况下进行计划电位的测量,并能避免土壤IR降的影响,提高管道检测效率,测试数据更加精准,操作使用简单,极化探头内部的智能补液装置,并在不开挖的情况下能准确测试极化探头内部电解质物化损失情况。内部采用专用液控系统及智能补液装置,当电解质减少到一定阈值时,可以通过补液装置重新激活探头,延长探头使用寿命,降低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东,未经张文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靶面高分辨率超广角鱼眼镜头
- 下一篇:一种自动灭火插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