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平推自卸车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520.0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白进辉;尚丽;嵇永强;杨庆丰;宋家宝;陆惠炳;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9/00 | 分类号: | B61D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平推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平推自卸车箱。
背景技术
目前自卸运输车的卸料方式主要分为举升自卸、滑动平移自卸、平推自卸等,举升自卸是将车箱举起靠货物自身重量使货物自行滑落完成卸料,滑动平移自卸卸料时先将车箱举起一定角度,使车箱沿导轨向后滑移,后部着地,车辆向前运动实现卸料,在井下巷道中因为部分工作面顶部过低,运输物料附着系数较大,导致车箱无法大角度举起,滑动平移自卸也需将车箱举起一定高度,且滑移后角度较小对附着系数较大物料无法实现自卸。平推自卸为依靠车箱内部机构的连续动作将车箱内物料水平推出的卸货方式,目前现有的平推自卸车箱因内部布置多根油缸和机构,导致车箱有效容积小,运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矿用平推自卸车箱,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井下巷道的使用条件,具有有效容积大、运输效率高、故障率低等特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矿用平推自卸车箱,包括外箱、平推体,还包括内箱、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外箱的底部设有导向槽,内箱的底部设有导向滑座,内箱位于外箱内,内箱的导向滑座穿过外箱底部的导向槽与外箱形成滑动配合,平推体滑动配合在内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内箱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平推体连接,第二油缸位于外箱外底部的下方,第二油缸的缸体与内箱上的导向滑座固定连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外箱的底部。
所述内箱中沿着该内箱的纵向布置有导轨,所述平推体与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导轨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组成,第二导轨位于内箱底部居中,第一导轨分布在内箱内部两侧。
所述内箱的底面上设有耐磨条。
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对油缸的布置,使动力机构的布置简单,节省了箱体内部的空间,加上通过平推的方式,解决了现有车箱因巷道高低度无法实现举升卸料,或平推自卸车箱因内部机构复杂导致的容积较小的问题。该井下辅助运输车卸料车箱装配工艺简单,维护方便,车箱内部不包含任何凸起和台阶,内部容积大运输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低矮巷道内自动卸料功能;在箱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了车箱有效容积,提高整车的运输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平推自卸车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平推自卸车箱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平推自卸车箱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平推自卸车箱运料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平推自卸车箱卸料时的状态图;
图中,1为外箱,2为导向槽,3为限位板,4为内箱,5为平推体,6为第一导轨,7为第二导轨,8为第一油缸,9为后开门机构,10为第二油缸,11为导向滑座,12为耐磨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平推自卸车箱,包括外箱1、平推体5,还包括内箱4、第一油缸8、第二油缸10。外箱1的底部设有导向槽2,内箱4的底部设有导向滑座11,内箱4位于外箱1内,内箱4的导向滑座11穿过外箱1底部的导向槽2与外箱1形成滑动配合,平推体5滑动配合在内箱1的内部。第一油缸8的缸体固定在内箱1上,第一油缸8的活塞杆与平推体5连接,第二油缸10位于外箱1外底部的下方,第二油缸10的缸体与内箱上的导向滑座11固定连接,第二油缸10的活塞杆固定在外箱1的底部。导向滑座11通过螺栓与固定连接,所述内箱中沿着该内箱的纵向布置有导轨,所述平推体5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导轨由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组成,第二导轨7位于内箱的底部局中,第一导轨6分布在内箱4的两侧。导轨安装顺序为:平推体5装配后再将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用螺栓旋紧固定,防止因导轨的焊接变形而导致无法装配。内箱4的底面上设有耐磨条12。四条内箱底部耐磨条12起到内箱支撑作用,减小内箱4与外箱1的摩擦力。内箱4和外箱1之间的导向滑座为螺栓连接结构,内箱4装入外箱1后再安装固定,运动时依靠导向滑座2导向和限位板3限位。平推体5位于内箱4和外箱1的后开门机构9之间,平推体5运动时依靠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导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胃肠床踏脚板的锁定机构和胃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