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充气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670.1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强;尧瑶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强;尧瑶琴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充气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床垫,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前排座椅与后排座椅之间的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人们开车在外时,常常需要以车为家,在车内休息。有的汽车后排座椅可翻转或拆除,车内空间大,便于休息。但很多小汽车或小轿车内部空间有限,只能利用后排座位来休息。后排座位空间有限,且因为前后排间有空档而产生安全隐患。目前有人设计了专门用来填充前排座位背部与后排座位前端搁脚空间的气垫床,虽然增加了后排座位的空间,但是整个气垫上没有将鞋放到底下的空间,人上车后往往要将脱掉的鞋袜发到前排座位或者车的后厢隔板上,这样一方面不大美观和得体,另一方面会使得人容易闻到异味。从车内后排空间再递交由前排主驾位驾驶人员将其鞋袜放置到副驾位空间处,同时下车前又需要主驾位驾驶人员帮其从副驾位处取鞋,这个过程会给前、后排人员带来不便的同时又给主驾位驾驶人员带来开车前或停车后的一些干扰而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后排座位的主座与副座都采用相同的大小的床面设计,导致在使用了气垫床后主座的位置都需要向前调整一些。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样会影响到主座上的驾驶人员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开车位置,在长途开车的情况下,则有可能造成驾驶人员不必要的劳累与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载充气床垫,根据目前车辆主座和副座的特点,在充气床垫柱体上设置鞋套,为用户解决放鞋难的问题。同时,将充气床垫贴近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床面设计为突出高度不同的面,减少主座的驾驶员因充气床垫的使用而无法自由调整驾驶空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又增加了副驾驶座位处后排的床面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充气床垫,包括床体1及与床体1一体相连的柱体2;柱体2的数目为两个,分成左柱体21和右柱体22并对称的设置在床体1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柱体21的左表面和/或所述右柱体22的右表面上设置鞋套23。
所述鞋套23与所述柱体2活动连接。
所述床体1设置突出高度不同的左前床面11、右前床面12,所述左前床面11与所述右前床面12的邻接处为平面或弧形曲面。
所述床体1设置有突出高度不同的左前床面11、右前床面12,所述左前床面11与所述右前床面12的中间设置一个凹陷弧形13,所述凹陷弧形13与汽车前排座椅间扶手的向后突出部分形状相配合。
在所述左前床面11与所述右前床面12的邻接处后设置一个儿童挡3。
所述儿童挡3设置在所述邻接处后2-5cm处。
床体1后端对称的设有后座凸起立柱14,后座凸起立柱14与汽车后排座椅凹陷的空间形状相配合。
所述床体1的右端或左端上表面设置一连床枕15。
所述床体1和/或所述柱体2设置有充、放气口4。
所述左前床面11比所述右前床面12突出6cm-16c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结构简单,不仅解决了用户“放鞋难”的问题,还可以根据目前车辆主座和副座的特点,将充气床垫贴近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床面设计为阶梯状或弧面形状,减少主座的驾驶员因充气床垫的使用而无法自由调整驾驶空间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等不良影响,同时又增加了副驾驶座位处后排的床面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气床垫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气床垫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其中的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载充气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强;尧瑶琴,未经徐文强;尧瑶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