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712.1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单绍明;蒋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居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杨正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废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针对五金行业前处理废水的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五金制品企业一般都需要对产品原材料进行前处理,即除油除锈。该生产工序会产生少量污废水,废水直排到外界会影响环境生态平衡,对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该类企业在该工序上产生的废水有水量小、pH值变化大等特点。
目前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废水处理设备,但是其体积普遍比较大,结构复杂,对于现在寸土黄金的情况,厂房大小一般都有不是很大,特别对于小厂来说,如果要放置该体积庞大的废水处理设备,就会占用放置生产设备的地方,这不是明显减少产量了吗?再说结构复杂,维修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维修的一般是废水处理设备的原生产商进行上门维修或者本厂维修人员进行,无论那个都是耽误生产的效率和金钱。再说体积大、结构复杂的废水处理设备,其价格并不便宜,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又要专门的人守住,浪费培训专员的时间和金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成本底、维修简单和管理方便的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主池体,该主池体内设置有中和池、混凝池、中间池、沉淀池、pH调节池和过滤池,中和池、混凝池、中间池、沉淀池、pH调节池和过滤池依次连通,所述中和池连通空气管道、中和剂管道和废水管道,所述混凝池连通空气管道和混凝剂管道,所述pH调节池连通空气管道和pH调节剂管道,所述过滤池连通空气管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和池与混凝池的共同池壁的底部连通,混凝池与中间池的共同池壁的顶部通过溢水口连通,中间池与沉淀池的共同池壁的底部连通,沉淀池与pH调节池的共同池壁顶部通过溢水口连通,pH调节池与过滤池的共同池壁的底部连通,过滤池通过溢水口排出处理后的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和池、混凝池、中间池、沉淀池、pH调节池和过滤池的材质为耐腐蚀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沉淀池设置有斜管组。
上述技术方案中,斜管组的材质为耐腐蚀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耐腐蚀材料为PP板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体化的中和池、混凝池、中间池、沉淀池、pH调节池和过滤池,减少废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由于各个作用池的池与池之间的液体传输是通过其共同的池壁上设置的连通口,并且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高低连通口实现无动力液体流动,都是通过液体的自然流动实现的,节省设备的材料,降低成本;没有动力装置的设置,其维修力度及其小,基本上是无需维修的,节省能源的消耗,达到国家节能环保的规定,其废水的处理效果还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结构简单,没有繁琐的操作装置和容易出错的动力装置,不用派专员看守,随便找个保安或者电工留意下就可以,管理方便。由于该废水处理设备的体积小,可以放置到厂房内,直接与生产设备进行配套连接。整体材质都是采用耐腐蚀材料,防止废水的酸碱性对池体进行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和池;2、混凝池;3、中间池;4、沉淀池;5、pH调节池;6、过滤池;7、通孔;8、溢水口;9、斜管组;10、空气管道;11、中和剂管道;12、废水管道;13、混凝剂管道;14、pH调节剂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居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居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