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和不间断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3056.9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系统 电路 不间断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和不间断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需要具备在电池放电终止后且市电恢复时能自动启动系统辅源的功能,所谓系统辅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电路,它的功能是为整个UPS系统供电,对于挂接市电充电器的UPS来说,该市电充电器即可完成市电恢复后自动启动系统辅源的功能;而对于没有挂接市电充电器的UPS来说,则需要一个市电触发电路来完成市电恢复后自动启动系统辅源的功能,常用的启动系统辅源电路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半波整流二极管D1对接收到的市电信号进行整流,其中,IN_L为火线信号,IN_N为零线信号。电阻R1、电阻R2、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电阻R6支路将前级信号进行分压,再通过三极管Q1控制光耦合器U1的导通和关断,光耦合器U1的副边连接系统辅源的启动电路。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由于三极管Q1以及光耦合器U1的输入采用市电整流后的信号,因此,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需要4个2W功率级的电阻,电路损耗较大、效率较低;另外,由于直接采用市电整流后的信号,这需要两只51V/1W的稳压二极管串联设置启动阈值点,高压稳压二极管的使用增加了电路的成本;另外,由于三极管Q1需要承受市电最高电压,而在市电输入有正向浪涌电压时,三极管Q1需要全部承受,此时,三极管Q1的失效概率将大大增加,为了降低三极管Q1失效的概率,通常在三极管Q1的选型上需要远高于按照市电输入电压来选型。
综上所述,目前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由于电路中的三极管、光耦合器以及稳压二极管直接采用市电整流后的信号,因此,在这些元器件选型时需要耐压比较高,这增大了电路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和不间断电源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中由于三极管、光耦合器以及稳压二极管直接采用市电整流后的信号而造成这些元器件选型时需要耐压比较高引起电路的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第一分压器件、第二分压器件、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所述第一分压器件与所述第二分压器件串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交流市电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压器件的电压满足所述控制电路设定的条件后,控制由所述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串联组成的支路导通,所述支路与所述第二分压器件并联;
所述触发电路,用于在由所述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串联组成的支路导通后,触发系统辅源启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控制系统辅源是否启动,由于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串联组成的支路与第二分压器件并联,因此,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所承受的电压不大于第二分压器件两端的电压,由于第一分压器件和第二分压器件串联在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分压器件两端的电压与第二分压器件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市电整流后的电压,因此,第二分压器件两端的电压小于市电整流后的电压,因此,相比于现有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中的元器件承受的电压较低,也就是说,在选型时,可以选用耐压低一些的元器件,从而降低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之一的示意图;
图3a-图3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中的控制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触发电路为光耦合器且整流电路采用不同形式时的电路的示意图;
图4a-图4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中的控制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触发电路为继电器且整流电路采用不同形式时的电路的示意图;
图5a-图5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中的控制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触发电路为光耦合器且整流电路采用不同形式时的电路的示意图;
图6a-图6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系统辅源的电路中的控制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触发电路为光耦合器且整流电路采用不同形式时的电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3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