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口卡固定装置及电路板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3828.9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游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支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卡 固定 装置 电路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卡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以固定实质上平行电路板插设的接口卡的接口卡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具有该接口卡固定装置的电路板模块。
背景技术
现今各类型电子装置均采用薄型化的结构设计,而为了有效减少电子装置的整体厚度及节省内部空间,许多需要插设于电路板上的接口卡或零部件(例如存储器、显示卡、功能转接卡等)也由传统的直立式插设改为水平式插设。
为了避免接口卡轻易地自电路板上松脱,必须辅以固定装置来固定以插设接口卡。传统的接口卡大多采用螺固方式固定于电路板或装置壳体上;然而,此类接口卡在拆装时必须使用工具锁固或拆解螺丝等组件,往往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有部分设计是以手动式的动作结构进行拆装,例如存储器插槽的退出结构设计等;然而当使用者执行对应退出操作时,必须以双手同时操作该退出结构,才能顺利将接口卡卸除,在实际操作上多有不便之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接口卡固定装置及电路板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固定实质上平行电路板插设的接口卡的接口卡固定装置。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卡固定装置包括:一基座以及一弹臂;该基座包括一第一侧及一干涉部;该弹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该弹臂位于该干涉部及该第一侧之间的一初始位置,该弹臂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一可弯折部、一第二可弯折部以及一端部;该连接部连接该基座;该第一可弯折部对应一异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该第二可弯折部对应一异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该第一可弯折部及该第二可弯折部介于该端部及该连接部之间,其中该弹臂自该初始位置藉由该第一可弯折部以该第二方向为轴,自该第一方向朝该第三方向弯折,且藉由该第二可弯折部以该第三方向为轴,自该第一方向朝该第二方向弯折,使得该端部与该干涉部产生错位以越过该干涉部,并藉由该干涉部止挡该端部以限制该弹臂回到该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端部包括限位部,限位部沿着第二方向朝基座的第一侧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端部还包括操作部,用以供施力以操作弹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干涉部沿着第三方向延伸,使得干涉部的高度至少超过端部的下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座还包括用以承载接口卡的至少一支撑部,凸设于基座面向接口卡的第一面。基座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设置于基座相对于第一面的第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弹臂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且各第一定位部与支撑部之间沿第三方向形成可供容置接口卡的第一间距。基座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且第二定位部与基座的支撑部之间沿第三方向形成可供容置接口卡的第二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可弯折部为位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构成的平面上的第一片状结构,且第一片状结构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一补强宽度,以防止第一片状结构以第三方向为轴朝第二方向弯折。第二可弯折部为位于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所构成的平面上的第二片状结构,且第二片状结构沿第三方向具有第二补强宽度,以防止第二片状结构以第二方向为轴朝第三方向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弹臂还包括第一肩部,第一肩部自第一可弯折部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构成的平面朝第二可弯折部延伸,用以提供第二可弯折部弯折时的结构补强效果,并辅助限制第二可弯折部的可弯折区域。弹臂还包括第二肩部,第二肩部自第二可弯折部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所构成的平面朝第一可弯折部延伸,用以提供第一可弯折部弯折时的结构补强效果,并辅助限制第一可弯折部的可弯折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3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