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3913.5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邢艳霞;张凌天;卫永丰;周丽静;成水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华宇矿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0 | 分类号: | H01H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9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闭锁装置是开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开关的整体性能。随着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的发展方向,井下防爆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井下防爆电器没有专门的机械闭锁装置,由于井下各采掘头面配电点距工作面的电气设备较远,井下电钳工经常打电话联系其他非专职电钳工人员停送电,非专职电钳工不清楚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电话随意联系停送电,极易发生人为机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井下防爆电器因缺少闭锁装置易造成供电事故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加电气于一体的新型闭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闭锁装置,包括按钮杆和压板,按钮杆与压板连接为一体,套上弹簧设置于壳体上,还包括锁杆、手柄、设置在壳体外侧的联锁支座、设置在按钮杆上的斜块、行程开关,锁杆一端设置有限位槽,锁杆带限位槽的一端套上弹簧设置于联锁支座中,手柄穿过联锁支座上的长槽设置于锁杆上,斜块对应行程开关。
按钮杆通过垫圈和开口销固定在壳体内侧。
斜块通过螺母与壳体内侧的按钮杆成为一体。
斜块的斜面与行程开关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弥补了传统防护装置的不足,不需要配备专职的电工,井下工作人员只需在打开或关闭防爆开关的门时操作该闭锁装置,即可实现防爆开关的断电和上电功能,不仅增加了供电安全,减少了供电事故的发生,又有利于煤矿井下供电设备的监管,杜绝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锁杆,2、手柄,3、按钮杆,4、压板,5、斜块,6、行程开关,71、弹簧,72、弹簧,8、壳体,9、联锁支座,10、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闭锁装置,包括按钮杆3和压板4,按钮杆3与压板4连接为一体,套上弹簧72设置于壳体8上,还包括锁杆1、手柄2、固定在壳体8外侧的联锁支座9、设置在按钮杆3上的斜块5、行程开关6,锁杆1一端设置有限位槽,锁杆1带限位槽的一端套上弹簧71设置于联锁支座9中,手柄2穿过联锁支座9上的长槽设置于锁杆1上,斜块5对应行程开关6。
按钮杆3通过垫圈和开口销固定在壳体内侧。
斜块5通过螺母与壳体内侧的按钮杆3成为一体。
斜块5的斜面与行程开关6接触。
开门盖10前,拨动压板4使按钮杆3向壳体内侧移动,带动斜块5动作,使行程开关6上的闭锁接点断开,内部控制电路断电,锁杆1向左移动,使按钮杆3与锁杆1上的限位槽贴合闭锁,此时设备送不上电,这时方能打开门盖10。在关上门盖10后,拨动压板4使锁杆1的限位槽和按钮杆3脱离,锁杆1向右移动,按钮杆3利用弹簧72弹起,行程开关6闭锁接点闭合,此时门盖10打不开,锁杆1向右移动,使行程开关按钮3与锁杆1上的限位槽分离,锁杆1的左端顶住按钮杆3,可以进行其他的电气操作。本实用新型弥补了传统防护装置的不足,不需要配备专职的电工,井下工作人员只需在打开或关闭防爆开关的门时操作该闭锁装置,即可实现防爆开关的断电和上电功能,不仅增加了供电安全,减少了供电事故的发生,又有利于煤矿井下供电设备的监管,杜绝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华宇矿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华宇矿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3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