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照明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4411.4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渊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余渊铭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9/00;F21V23/00;F21V29/00;F21V3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照明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手持灯管照明灯具的结构改良及应用,尤其是指一种多样化功能变化的多功能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器材,透过光电转换,将电力转换成光源,进行照射或其他安全性警示,达到安全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最为常见的结构就是手电筒及指挥棒,这两者都有上述的共同特点,就是透过光电转换,将电力转成光源散出,达到使用的目的,当中,手电筒为聚光型的灯具,可以将光较为集中射出,使照射范围较小但距离较长,而指挥棒为散光型的灯具,可将光大范围的散出,但是这样将会减少照射距离,故聚光型的灯具常使用在活动寻找上,而散光型的灯具则使用在定点照明上。
然上述的发光器材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同样是光源照射,但无提供整合功能,故根据不同的状况,照明上的效果将会有所受限。
二、早期必需替换电池来补充电力,近期则改变为内建蓄电池,透过市电转换进行充电,然而这电力仅能供发光使用,无法进行其他运用,使运用上功能较为单调。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灯具,其于壳体上组装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分别进行聚光照射及散光照射,对应不同照明场合,于壳体内设置一蓄电单元,提供照明所需电力,更进一步作为行动电源使用,而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透过多段处理模块的作动,产生多段不同的照明效果,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发光器材所存在的无整合功能及电源无法有效运用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多样化功能变化的实用进步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照明灯具,包含:
一壳体;
一收容于壳体内并供外部电力消耗及作动所需电力的蓄电单元;
一设于该壳体一端处并与蓄电单元电性连结的第一发光组件;
一设于该壳体一侧处并与蓄电单元电性连结的第二发光组件;
一与蓄电单元电性连结的多段处理模块,该多段处理模块与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信息连结并供其进行多段光源变化。
所述的壳体于背离第二发光组件的一侧处具有一散热部,而散热部上形成有复数供吊挂使用的固定部。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一供使用者进行操作使用的操作模块,该操作模块设有至少一与多段处理模块信息连结的按钮及至少一与蓄电单元电性连结的电端口。
所述的壳体上更设有一与电端口对应配合的防水塞件。
所述的壳体于背离第一发光组件的一端处更设有一结合件。
所述的结合件为一磁性组件或具有一吊挂使用的勾部。
所述的第二发光组件由一白色光模块及一红色光模块所组成,且该多段处理模块分别于白色光模块及红色光模块信息连结并分别控制进行闪烁发光作动。
所述的第二发光组件为一散光型的发光模块,该第二发光组件更包含一于白色光模块及红色光模块对应散光的散光件。
所述的第一发光组件为一聚光型的发光模块,且第一发光组件由一聚光件及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组成。
所述的壳体更供一夹持组件进行夹持对应固定。
借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透过多段处理模块的操作变化,分别使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产生多段照明变化,来对应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如闪烁或调整亮度等变化,而蓄电单元除了提供电力给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外,还可将电力提供给其他电子产品,如同行动电源的功能,借此使整体使用上更加灵活方便,并把许多产品的功能整合,借此达到多样化功能变化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五);
图10A、图10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六)。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壳体 11 散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余渊铭,未经中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余渊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4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植物生长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矿灯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