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4935.3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5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19/04 | 分类号: | A61D1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陈润明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类 胚胎 移植 子宫 保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
背景技术
在向鼠类子宫角中移植胚胎的手术过程中,由于玻璃管容易折断造成胚胎丢失,装有胚胎的玻璃管不适合穿刺子宫壁,所以必须使用额外的穿刺针先在子宫壁上打孔,然后再将玻璃管从所打的孔中插入子宫腔。常规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用一只手持镊子保定子宫,另一只手先拿穿刺针打孔,接着再换成装有胚胎的玻璃管进行移植。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玻璃管的折断或颤抖,造成胚胎丢失,且延长了胚胎在体外的时间,直接影响胚胎的活力,进而影响实验结果。而直接使用金属针一次性打孔和移植(如使用尖头微量进样器),则不便于观察移植管中的胚胎数量和位置,无法确认移植的胚胎数量,难以统计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供移植成功率的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其组成包括: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的一端连接磁片,所述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塑料夹,所述塑料夹的前端口内侧连接软衬层,所述塑料夹的前端口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弧度为5-10mm。
所述的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所述塑料夹包括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与所述下夹片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的材料为钢丝,钢丝直径为2.0mm,所述弹簧的内经为6mm,圈数为4圈,带钩臂长40mm。
所述的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所述上夹片的前端部内侧连接上软衬层,所述下夹片的前端部内侧连接所述下软衬层,所述上软衬层与所述下软衬层接触。
所述的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所述磁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三角形或圆形或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塑料夹的结构简单、弹簧的弹力正适合用于夹住鼠类的卵巢脂肪垫或子宫角,不会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圆弧形端口和软衬层保证了在夹住鼠类的卵巢脂肪垫或子宫角时,既可以夹住又不会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磁片能够牢牢的吸在显微镜的底座上,使胚胎移植能够顺利的完成,提高了移植胚胎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组成包括:缝合线1,所述缝合线的一端连接磁片2,所述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塑料夹,所述塑料夹的前端口内侧连接软衬层3,所述塑料夹的前端口为圆弧形4,缝合线的长度为100-150mm。
手术时,将鼠类的体壁开口暴露子宫角后,用塑料夹夹住卵巢上的脂肪垫或直接夹住子宫角向外拉伸到适当位置,将磁铁贴附在解剖显微镜的底座上以保定子宫。然后一只手拿着穿孔针在子宫角上打孔,抽出穿孔针后,立即用另一只手拿着移植管插入该孔,移入胚胎。本保定夹的应用,可以解放出一只手进行操作,不但加快了手术速度,提高了移植效率,还减少了胚胎丢失的可能性,增加了移植的成功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的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所述塑料夹为鳄鱼型塑料夹,它包括上夹片5和下夹片6,所述上夹片与所述下夹片通过弹簧7连接;所述弹簧的材料为钢丝,钢丝直径为2.0mm,所述弹簧的内经为6mm,圈数为4圈,带钩臂长40mm。
本实施例选用的弹簧能够夹住鼠类卵巢上的脂肪或子宫角,不会夹得太紧给鼠类的卵巢或子宫造成伤害。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的鼠类胚胎移植子宫保定夹,所述上夹片的前端部内侧连接上软衬层,所述下夹片的前端部内侧连接所述下软衬层,所述上软衬层与所述下软衬层接触。
在上夹片上安装上软衬层,在下夹片上安装下软衬层能够在夹住鼠类卵巢脂肪垫和子宫角时不会夹伤鼠类的卵巢或子宫。
实施例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4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