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326.X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6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明;徐亚君;刘卫国;何伟;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B60R22/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性已成为驾驶员和乘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汽车等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汽车安全带是在汽车上用于保证乘客以及驾驶员在车身受到猛烈打击时防止乘客被安全气囊弹出时伤害的装置。现代汽车的速度很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向前飞出窗外。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公安部门要求小型的客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
目前市场上在售车型的安全带的锁舌固定方式一般是将安全带的织带穿过锁舌,并且在锁舌的下方有一个塑料固定钮,可以限制锁舌向下运动。但是在安全带不使用的情况下,特别设副驾驶处的安全带,由于锁舌的翘起角度较大,车辆在行驶时,锁舌难免与汽车中柱上的装饰板发生摩擦和碰撞,将中柱上的装饰板磨损,而且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使织带穿过后锁舌自然下垂,增大锁舌与中柱装饰板之间的距离,防止锁舌与中柱装饰板发生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安全带,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和锁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带上具有两个定位部,所述的两个定位部之间相距一段距离且相互贴靠,所述两个定位部之间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个套环,所述的锁舌上设有两个平行分布的条状通孔,所述的织带依次穿过所述的两个通孔使锁舌悬挂在所述的套环上。
本汽车安全带的锁舌上开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通孔,织带从内饰板内的收卷器中出来后穿过中柱装饰板上的挂环,然后与汽车座椅骨架固连,本文中讲述的套环是在织带上固定锁舌的部位,将织带向其本身的一侧弯曲使其拱起形成的;织带依次穿过锁舌上的两个通孔后,锁舌定位在套环内,由于锁舌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使锁舌能够被紧绷的织带压平,锁舌向下倾斜,减小锁舌在织带上的倾斜角度,减小了锁舌与中柱装饰板之间的撞击强度,而且锁舌穿过后能够将中柱装饰板与锁舌隔开,锁舌不会与中柱装饰板发生摩擦,保护了中柱装饰板,也消除了锁舌与中柱装饰板之间产生的噪音。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中,所述的两个定位部之间通过织线缝合。利用织线直接将两个定位部缝合在一起,不但操作简单,而且不会影响织带的美观,将锁舌固定在织带上的套环上,去除了传统织带上的限位纽扣,而且由于锁舌靠近中柱装饰板的一侧完全被织带包裹,锁舌与中柱装饰板发生碰撞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仅不会划伤中柱装饰板,而且可以消除锁舌与中柱装饰板之间的碰撞噪音。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中,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织带上穿设有一个将两个定位部固定在一起的螺钉,所述螺钉的端部为向外突出的圆饼状。本种固定方式,相比之下更牢固。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中,所述的套环展开后的长度为4~6cm。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中,所述两个通孔的内壁上均设有圆滑倒角。通孔内壁上进行倒角处理,可以减小锁舌与织带之间的摩擦,使得锁舌能够自然的向下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锁舌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织带依次穿过两个通孔后,锁舌能够被紧绷的织带压平,锁舌向下倾斜,减小锁舌在织带上的倾斜角度,增大了锁舌与中柱装饰板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锁舌与中柱装饰板撞击产生的噪音。
2、由于织带上设置有套环,将锁舌与中柱装饰板之间隔开,一方面可以减小锁舌与中柱装饰板之间的撞击噪音,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护中柱装饰板不被锁舌刮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安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安全带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两个定位部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两个定位部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织带;2、锁舌;3、套环;4、通孔;5、定位部;51、织线;5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3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太阳能自动降温伞
- 下一篇:新型简易鞋子喷漆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