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弯管和混凝土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072.3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雪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弯管 混凝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输送弯管以及具有该输送弯管的混凝土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输送混凝土的输送弯管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内弯管的管壁要承受受到较大的压力冲击,使得内弯管的外弯侧极易失效,但是同时沿输送管道的纵向位于外弯侧两侧的部分磨损相对很少,并且内弯管的内弯处几乎没磨损。因此,对于图1中的管壁厚度完全相等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在外弯侧磨损失效后,内弯侧几乎无磨损,沿内弯管的纵向位于外弯侧两侧的部分也较少,对材料的浪费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弯管以及具有该输送弯管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当本实用新型在内弯管最易磨损的部位形成有凸台,以增强该部分的耐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弯管,该输送弯管包括内弯管、套设在该内弯管上的外弯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弯管和所述外弯管之间的填充层,其中,所述内弯管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台。
优选地,所述填充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弯管的外壁上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的外表面平滑连接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和所述内弯管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填充体为硅胶垫。
优选地,所述填充层包括填充在所述内弯管的外壁和所述外弯管的内壁之间的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凸台沿所述内弯管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内弯管的中央向两端延伸。
优选地,所述凸台和所述内弯管一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内弯管包括外弧半部和内弧半部,所述内弧半部的管壁厚度小于所述外弧半部的管壁厚度。
优选地,所述内弯管的外弧半部的管壁厚度从两端到中央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内弯管的内壁的垂直于该内弯管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该混凝土输送设备包括输送弯管,所述输送弯管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弯管。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弯管中,在内弯管最易磨损的部位形成有凸台,以增强该部分的耐磨性,因而可以使用较少的材料达到与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弯管同等长度的寿命,节省材料并减轻输送弯管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一种输送弯管的内弯管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沿M-M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输送弯管的沿N向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弯管 2凸台
3外弧半部 4内弧半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参见图4,“内弧半部”和“外弧半部”分别指将内弯管1顺着沿延伸方向的中线分隔成的两个半部中管壁朝内的一者和管壁朝外的一者;参见图3,“外弯侧”指所述“外弧半部”的中间区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弯管,该输送弯管包括内弯管1、套设在该内弯管1上的外弯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弯管1和所述外弯管之间的填充层,其中,所述内弯管1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台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中药外敷剂
- 下一篇:一种热熔型胶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