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色LED 灯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624.0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5/08;F21V15/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灯带一般包括LED灯带片、灯带内壳和灯带外壳,LED灯带片装入在灯带内壳内,其灯带外壳整体均为透光,这样在通电后,整个灯带会照亮。事实上,在使用时,并不希望整个灯带都发光,这样会影响到灯带的整体装饰效果,无法满足装饰需求,且这样会使灯带的聚光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聚光性好、装饰效果好的双色LED灯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色LED灯带,包括灯带内壳,所述的灯带内壳内设有LED灯带片,所述的LED灯带片上设有多个LED灯,所述的灯带内壳外壳有灯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带外壳上与所述的LED灯相对的一面为透光面,其余外侧壁为非透光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色LED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面与所述的灯带内壳之间设有光学层,所述的光学层上与所述的LED灯带片相对的一端面上设有沿所述的光学层长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光学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色LED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带内壳上 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供所述的LED灯带片塞入灯带内壳内的缝隙。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色LED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带内壳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多个供所述的LED灯装入的透光窗。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色LED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带内壳为不透光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灯带外壳与LED灯带片相对的一面为透光面,即为发光端面,余外侧壁为非透光面,这样LED灯的光线只会通过一面射出,而其余面均不透光,这样灯带四周将不会均被照亮,不会影响到整体的照射效果,聚光性好;在透光面与灯带内壳之间设有光学层,多条光学槽,光学槽可以增加散光面积,增加散光效果,使投射出去的光线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色LED灯带,包括灯带内壳1,灯带内壳1为不透光体。灯带内壳1内设有LED灯带片2,LED灯带片2上设有多个LED灯21,灯带内壳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多个供LED灯21装入的透光窗12,灯带内壳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供LED灯带片2塞入灯带内壳1内的缝隙11,安装时将LED灯带片2通 过缝隙11塞入灯带内壳1内,然后将LED灯21一一对应的装入到透光窗12内,使LED灯21的光线能从透光窗12投射出去。灯带内壳1外壳有灯带外壳3,灯带外壳3上与LED灯21相对的一面为透光面31,其余外侧壁32为非透光面,图示中灯带为长方体行,其上端面为透光面31,其余三个外侧壁32为非透光面,这样去光线只能从透光面31投射出去,其余外侧壁32不透光,一面为透光,其余外侧壁为不透光,因此整个灯带呈现双色,图示中灯带外壳3为长方体形,其上端面为发光端面,即上端面为透光面31,其余三个壁为不透光面,这样LED灯发出的光不会影响到不需要照亮的周围,提高灯带的装饰效果,聚光性好。透光面31与灯带内壳1之间设有光学层4,光学层4可以起到散光、聚光或者防眩等效果,光学层4上与LED灯带片2相对的一端面上设有沿光学层4长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光学槽41,光学槽41即是在光学层4上开设的槽,光学槽41可以为多种形状,光学槽41的凹面与LED灯带片2相对,采用光学槽41可以增加光学层4的面积,这样投射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耙式结构热式流场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