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连续作业的茶叶理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696.5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7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卧云;孙建国;何显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恒通茶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作业 茶叶 理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连续作业的茶叶理条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加上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逐步升级,对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名优茶加工从大多为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半机械化加工,现已向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落后的半机械化加工设备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茶叶加工连续化机械设备,茶叶理条机适用于条形名优茶的理条、整形作业,目前市场上茶叶理条机问题较多,不能实现匀速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连续作业的茶叶理条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连续作业的茶叶理条机,包括进料斗、炒锅、出料斗、电热炉、摆动架、传动部件、机架、底架、升降部件、电器箱及匀叶调节件等,进料斗和出料斗分别设置在炒锅的两端,砂锅设置在机架上端,砂锅的下端依次设有电热炉、摆动架、传动部件,升降部件安装在机架的一端,工作时,启动升降部件、电器箱及传动部件,分别设置一定的作业高度、一定的温度及传送速度,电热炉开始加热并维持恒定温度,将经过杀青的茶叶揉捻后进入进料斗,在进料斗中的匀叶调节件调节的作用下,均匀地把茶叶分流在每个锅槽中,传动部件带动摆动架摆动,炒锅随着摆动架的摆动而往复摆动,随着炒锅的快速往复摆动,茶叶在锅槽中不停地翻动相互撞击,在传动部件的作用下同时也逐步流向出料斗,不断地蒸发水份,使之成形、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斗中设有匀叶调节件,用于控制茶叶的均匀进入。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由方管、角钢构成,用于支撑炒锅,组装传动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采用角钢、钢板组成,用于稳定机身和组装升降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电热炉由钢板折边成框体,四周及底部有保温层,框内装有电热管,用于发热加温。
作为优选,所述炒锅采用优质不锈钢板制作,四周墙板折边而成,每个锅槽弧度、形状一致,进出料斗连体在炒锅两端,并适当的倾斜,有利于进出茶叶的加快。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架是由角钢钢板制作,在传动连杆的带动下,起到拖住炒锅并同时摆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件由电机、传动轴、皮带轮、偏心轮、连杆等组成,电机在变频器的控制下,调节速度的范围极大,各类的茶叶有不同的速度,因此就需要来调节适合的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部件由手轮、伞形齿轮、传动轴组成,用于炒锅的倾斜升降,当炒锅锅进料端升高时,出料端也自然地下降,起到茶叶在炒锅中进出时间调节,能适合制作各季节的茶叶。
作为优选,所述电器箱由薄钢板制作,内装有空开、变频器控制仪,温控仪、启动开关等,所述温控仪是控制制茶的适合温度,并保持恒温状态,有利于茶叶的形状、色泽统一;所述变频器控制仪用于调节电机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茶叶理条机进料斗中设有匀叶调节件调节,可以均匀地把茶叶分流在每个锅槽中,实现均匀控制;可连续理条作业,特别适合与其它茶机配合组成生产线,制作各类高档条形名优茶;有控温、控速功能,运用温控仪控温度,变频器控速度,能够保证各类茶叶的理想温度和速度;装有可调倾斜角度的升降部件,适合不同茶叶在锅中行走的快慢,避免有烧糊或炒不透的缺陷存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料斗及炒锅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为进料斗,2为炒锅,3为出茶口,4为电热炉,5为摆动架,6为传动部件,7为机架,8为底架,9为升降部件,10为电器箱,11为匀叶调节件,12为锅槽,13为传动轴,14为电机,15为皮带轮,16为连杆,17为手轮,18为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恒通茶机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恒通茶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