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静脉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7079.7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元;俞云龙;陈宝达;杭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伊美年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安全 静脉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静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手段采集、获取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用于正确诊断疾病,其中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1)皮下采血,多用于对血液成分的简易分类计数检测,多使用皮下( 实心或三棱形) 采血针;(2)静脉采血,可对血液学、血液内病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指标进行详尽的检测,在临床中应用甚广,多使用笔式或分体式静脉采血针;(3)动脉采血,多在危重急症中对动脉血气指标检测,应用较少,多使用动脉采血专用注射器进行采集。对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验,其目的是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检测、获得血液血成分及血液内细菌学、病毒学的感染水平的检测,以了解人体生理及病理情况,或了解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并对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做出判断等。
静脉采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采血方式,静脉采血针结构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尾端连接导管,导管另一端连接针座,针座外端连接采血针。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实施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将采血针贯穿刺入真空采血管内,在负压作用下,血液通过穿刺针、导管及采血针被抽入采血管内;如此反复,可实现多管次血标本的采集,采血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局部止血。
然而在采血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拔出穿刺针及采血针,并对其进行废弃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常易被针尖刺伤,造成交叉感染,危险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静脉采血针,通过对结构的改进,避免医护人员被刺伤,提高了采血针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静脉采血针,包括静脉针组件、穿刺针组件及与穿刺针组件适配相连的真空采血管,所述安全型采血针还包括套筒,所述的套筒底部设有6:100接头,所述的穿刺针组件设于套筒内底端,所述的穿刺针组件包括穿刺针管、穿刺针针座以及穿刺针管护套,所述的穿刺针针座与6:100接头相连,所述的穿刺针管护套套接在所述的穿刺针管上,所述的静脉针组件与6:100接头直接相连;所述静脉针组件内还设有防针刺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静脉针组件包括6:100导管座、导管、静脉针针柄、静脉针针管、静脉针针座以及容纳针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静脉针针座间设有防针刺结构,所述的6:100导管座与所述的6:100接头相配,所述的导管连接导管座与静脉针针座,所述静脉针针管设置于静脉针针座上且与导管导通,所述的静脉针针柄对称设于静脉针针座两侧,与所述静脉针针柄配合在所述外壳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的针管护套套接在静脉针针座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静脉针针座上部开设有卡舌,所述外壳上近外端处及内端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当卡舌卡设于第一卡槽时,静脉针伸出外壳,当卡舌卡设于第二卡槽时,静脉针收纳于外壳内,构成所述的防针刺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6:100接头为螺口接头、直口接头或者内接口接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穿刺针组件的长度小于套筒长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防针刺采血针采用注射针替换静脉针组件,所述的注射针旋接固定在套筒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穿刺针组件外部设置套筒,在静脉针组件内设置防针刺结构,由于防针刺结构及套筒的设置,可以对穿刺针及静脉针进行防针刺,双重防针刺的设置,提高了采血针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静脉针组件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穿刺针组件放大示意图。
其中:1、套筒;2、6:100接头;3、穿刺针管;4、穿刺针针座;5、穿刺针管护套;6、6:100导管座;7、导管;8、静脉针针柄;9、静脉针针管;10、静脉针针座;11、外壳;12、卡舌;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15、针管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7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